
记者 蔡延 文/图
上午11点,位于红光街道思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的助老食堂后厨,已进入紧张有序的备餐状态。厨师易培利正将各类新鲜食材加工烹制,不久,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品陆续出锅,整齐地摆放在餐台上,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食客们。
近几年,社区食堂因其“性价比高、食品安全有保障、味道不错”等特点迅速走红,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暖胃又暖心。作为辖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思源社区助老食堂凭借贴心的服务、丰富的菜品和实惠的价格,成为了社区里最热闹、最温暖的烟火图景。
“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
“每天11点半,人就陆陆续续地来了。”易培利一边忙着准备餐食一边介绍,食堂中午与晚上都有饭菜供应。
黄豆烧鹅、土豆烧鸡、蒜苔肉丝、回锅肉等家常小炒,还搭配了青菜、蒸蛋等少盐少油、软糯适口的菜品,品类丰富,香气扑鼻。易培利表示自己每天会从菜市购买新鲜食材现做,怕大家吃腻,还会时常调整菜品花样,每天都是8到10个菜的配置。此外,考虑面向群体是中老年人,饭菜比较清淡和大众化。
思源社区助老食堂餐食价格定为15元每人,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享受社区2元补助,由于味美价廉,深受社区老人的欢迎,人多时一餐超百人。“对老年人来说,这儿真是太好了!岁数大了不愿自己做饭,到这来吃,便宜又省事。荤的素的都有,相当不错。”居民李婆婆说。
一餐饭的温度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原本针对老年人的助餐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社区居民朱浩博每天中午都会准时前来用餐,他告诉记者:“白天都要上班,不能及时赶回去煮饭,以前只能吃一些快餐外卖,现在有了社区食堂,终于解决了我的吃饭难题。”
思源社区食堂的魅力不单是便利。朱浩博表示,“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可以随便添菜添饭,管饱。并且卫生方面也能看见,很放心。”此外,这种吸引力不仅来自于菜品本身,还来自于社区食堂所提供的归属感,许多居民在食堂相遇,从陌生到熟悉。居民赖记伟分享道:“比较近,平时一个人在家里面,不想做饭的话就直接过来吃。现在食堂里有一群关系不错的‘饭搭子’了。”
傍晚六点,思源社区食堂再次热闹起来。居民们陆续到来,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菜品,坐在餐桌前一边享受着美味,一边有说有笑。在这里,一餐热饭不仅仅填饱了肚子,更连接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一顿热乎饭,看似平常,却关乎民生福祉。年迈独居老人、忙碌的上班族、不愿开火的家庭……越来越多人在社区食堂吃出了“幸福滋味”。冒着热气的饭菜,也升腾着城市治理的温度与人间烟火的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