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文/图
秋风送爽,书声琅琅。新学期伊始,郫都区371所学校的食堂里,热气腾腾的餐食准时上桌,孩子们的笑脸与饭菜的香气交织成温暖的画面。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放心吃”,郫都区市场监管局以“提前谋划、全程把关、智慧赋能”为核心,铺开覆盖食材采购、食堂操作、日常监管的全链条保障网,用扎实行动守护万千师生的“舌尖安全”。
提前部署
把好开学“安全第一关”
“校园食品安全没有‘小事’,每一份饭菜都连着家长的心,必须从开学前就拧紧‘安全阀’。”开学前夕,郫都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教育局联合召开全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会,吹响秋季学期食品安全保障“集结号”。
会后,各街道(镇)市场监管所迅速行动,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重点围绕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健康管理等环节细致排查隐患。“我们重点检查辖区配餐企业和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是否达标、食材采购验收是否规范、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在食品加工中,是否严格执行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等操作;是否严格按照品种、数量要求留存样品等环节。”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检查——反馈——整改——复查”闭环管理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跟踪督办到位。
不仅如此,郫都区市场监管局还推动学校全面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并组织全区371家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同时,召开公办学校大宗食品原料统一配送工作会,对21家配送企业进行培训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督促学校和企业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吃得安全,还要吃得营养均衡。”郫都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负责人介绍,“通过统一配送,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食材质量,确保学生每天摄入的营养达标。”
智慧监管
让校园食品安全“看得见”
在郫都区,“明厨亮灶”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今年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更智能、更高效。
走进郫都区实验学校食堂,记者看到操作间内干净整洁,工作人员佩戴着统一的工帽和口罩,正在有条不紊地准备午餐。天花板上的摄像头实时记录着每一个操作环节。这是郫都区“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已实现全覆盖,摄像头不仅能实时监控,还能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未戴工帽、口罩等违规行为,并及时发出预警。
“有了这套系统,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不规范操作。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孩子在学校吃的是什么,吃得怎么样。”学校食堂负责人表示。
此外,郫都区市场监管局还开展了“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共抽检食品782批次、餐饮具256批次,所有检测结果均向社会公布,让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校园食品安全。“接下来,我们会建立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谁敢触碰食品安全红线,就严厉打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秋风里,郫都的校园食堂里,学生们捧着餐盘的笑脸、家长放心的眼神,是对这场“舌尖守护战”最好的肯定。从提前部署到源头把关,从智慧监管到实地排查,郫都区用实打实的举措,让“在学校,放心吃”的承诺,化作餐桌上的每一口美味,守护着师生的健康与新学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