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钰
夏日的郫都,空气中飘散着豆瓣的醇香与花椒的麻爽。这座以“川菜之魂”闻名的城市,在蝉鸣渐起的时节里,悄然展开一幅活色生香的美食画卷。
晨光里的豆瓣香:
非遗技艺与舌尖记忆
清晨六点,安德街道川菜园区里的豆瓣工厂已飘出第一缕发酵的醇香。老师傅用木铲翻动着酱缸里紫红色的豆瓣,这个动作他重复了几十年。“夏天发酵快,要格外注意翻晒时辰。”他额头的汗珠滴入土地,仿佛成了“郫县豆瓣”制作的秘籍之一。游客中心可以体验非遗豆瓣制作,但地道的郫都人会径直走向“鹃城豆瓣”“丹丹豆瓣”等知名企业的玻璃晒场,看上万口陶缸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转战早餐战场,唐昌古镇的“杨抄手”刚刚揭开沸水的锅盖,食客们舀起一勺抄手,薄如蝉翼的皮子裹着现剁的猪肉馅,配上一勺红油,吃得额头冒汗却停不下筷。当然,喜欢“中式快餐”的年轻人更爱去郫筒街道沱江桥头的肥肠粉店,点一碗肥肠粉再配上酥脆的锅盔,搅拌时红油酱香与芽菜的咸香在空气中交织。
午后漫游品村咖:
田园与潮流的碰撞
日头西斜时,郫都乡村里的“村咖”地图开始苏醒。在安德街道广福村的“三农纪·田咖”小院,大学生创业者尹航将咖啡机摆在川西林盘独有的天井里,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的果香与屋外农田飘来的韭菜香奇妙融合。
若想感受稻田之美,可以驱车前往德源街道东林艺术村打卡。村里“谷予餐厅”的咖啡馆露台正对着一望无际的稻田,点杯冰美式配上中式小吃,看白鹭掠过绿浪,恍惚置身《小森林》的片场。
在郫都,散落乡野的咖啡据点不仅用云南豆子与本土风土碰撞出奇妙的味觉火花,更因越来越多的异乡人安居于此,让锦绣郫都愈发多彩。
夏夜的热闹与酣畅:
冷淡杯里有“江湖”
当夜市档口、河边的路灯次第亮起,沿河的商圈、街区便热闹起来。
对于老郫都人来说,沱江河边的卤味坊是“冷淡杯”的圣地。煮花生、毛豆角、卤菜和凉菜摆上桌,配几口冰镇啤酒,郫都人的夏夜拉开了序幕。当然,还少不了一盘重麻重辣的小龙虾或炒田螺。“我们店的秘制酱料里加了郫县豆瓣。”总厨官燎边说边将小龙虾倒入直径一米二的铁锅,顿时腾起带着豆瓣香气的辣雾。
辣到舌尖发麻时,不妨到郫都老城区的街头寻一碗冰粉。“三鲜冰粉”“魏记冰粉”“壹碗冰”等“川式甜品”老店总是排着长队,料盒里山楂碎、葡萄干、糍粑块、醪糟、西瓜丁等排成彩虹。最绝的是现熬的红糖浆,在冰粉表面勾勒出琥珀色的漩涡。
郫都的夏天,永远在麻辣与清甜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就像柏条河、徐堰河、走马河、清水河在这座城市交汇,各自奔流却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