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延 文/图
“老师,这道数学题这样解对不对?”日前,德源街道馨美社区暑托班里,9岁的张芷筠举着作业本,向老师寻求帮助;“chair、armchair……”在郫筒街道双柏社区暑假夏令营,孩子们正跟着外国大学生志愿者大声朗读英语。
这个夏天,郫都区各个街道(镇)同步开启“官方带娃”模式。从作业辅导到兴趣培养,从安全看护到跨文化交流,暑托班正以“社区温度”回应着双职工家庭的迫切需求。
从“托管”到“成长”
暑托班让孩子们快乐度夏
“我们班每天大约有30个孩子来上课。”德源街道馨美社区暑托班老师罗伊廷翻开考勤表,指着密密麻麻的记录说。
从早上8点的早读专注力训练,到上午的作业辅导,再到中午的午餐、午休,以及下午的乒乓球、八段锦,孩子们的日程被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种“基础+特色”的课程设计在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更为突出。社工陈艳展示的课程表显示,除了作业辅导,社区还联合辖区合伙人、合伙商户、教育机构开设双语训练营、减压夏令营、硬笔书法等12类特色课程。“我们发现,家长最需要的是‘安全看护+素质拓展’的组合。”陈艳说,今年暑托班参与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仅作业完成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变得更加活泼开朗,喜欢社交。
如今,“主打成长”的带娃模式已成为郫都各个暑托班的普遍现象,暑托班正从“看护场所”升级为孩子们的“成长生态”,通过整合更多资源、开设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度夏的同时,收获“成长”。
从“无人看管”到“安心托付”
化解双职工家庭“燃眉之急”
“大部分都来自周边企业的双职工家庭。”德源街道馨美社区暑托班老师罗伊廷介绍,馨美社区周边企业较多,辖区内的居民大多为双职工家庭,因此,暑托班很好地化解了暑期小孩“看护难”问题。
对于职工家庭而言,学生暑假无人看护最为头疼。如今,馨美社区开办了“暑托班”,早上8点至下午5点都有老师帮助照看孩子和作业辅导,解决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安心工作。
“可以认识很多新伙伴,可以学东西,不知道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奎星楼社区暑托班学生王薇桐对在暑托班的日子感到非常开心。在暑托班学习国画的李欣妍小朋友正在用自己学习的技能,为送给妈妈的扇子画扇面上的图案。
在郫都,暑托班早已超越了“解决看护难”的初始目标。它更像一座桥梁,连接起职工家庭的现实需求与这座城的善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