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虹 文/图
近年来,滨清路社区以“社企联盟”为抓手,通过文体互动、科技赋能、双向互助等创新实践,推动企业从“局外人”转变为“当家人”,社区治理也从“单打独斗”迈向“多元共治”。
文体搭台公益唱戏 社企联盟激活社区活力
“咚!”随着一记干脆利落的开球,“迎世运・共逐梦”社企联盟台球友谊赛在滨清路社区台球俱乐部火热开赛。来自辖区企业职工与社区居民化身“台球高手”,专注俯身瞄准,推杆走位间,白球划出优雅弧线精准撞击彩球,引得围观人群阵阵喝彩。
这场赛事创新采用“公益参赛”模式,每位选手的报名费都化作爱心,注入社区公益基金,为帮扶特殊群体积蓄力量。现场设置的台球体验区与世运知识互动区,更是让零基础居民也能沉浸式感受运动魅力、了解体育盛会历史。
企业高管与社区网格员同台竞技,热心志愿者与社区治理合伙人友好过招,在台灯光晕下,勾勒出社区共治的鲜活画面。“既能切磋球技,又能做公益,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参赛选手黄鑫威激动地说。
“类似的文体活动已成为我们社企联动的‘常规动作’。”社区负责人介绍,体育赛事是打破社企隔阂的“破冰器”,未来还将推出更多主题活动,让共建理念深入人心。
科技惠民双向赋能 织密幸福生活保障网
文体活动的热闹背后,是更深层次的社企协作。在新城佳苑小区,83岁的独居老人赵叙华胸前的智能胸牌正闪烁微光——这是社区与辖区企业里辰科技共建的“智慧养老安全矩阵”。这个与烟雾探测器、AI跌倒检测仪组成的安全防线,曾在深夜成功救下突发低血糖的老人。按下胸牌按钮后,社区网格员与企业医护人员仅用10分钟便抵达现场。目前,这套系统已覆盖8户特殊家庭,10位老人,安装40台智能设备,形成“自动监测+人工响应”的双重保障机制。“现在心里踏实多了,孩子们在外地工作也能放心。”赵叙华老人感慨道。
这种协作模式不断向外延伸:社区联合医疗机构开展义诊,联动银行普及反诈知识,开设暑期托管营解决职工子女 “看护难”问题。“社区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孩子暑假有了好去处,我们工作也安心多了。”居民王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从台球桌上的交锋到智能胸牌的守护,从公益赛事的爱心到物业锦旗的暖意,滨清路社区的“多元共治”正激发社区活力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