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为破解社区治理中“矛盾纠纷化解难”“百姓诉求知晓难”“问题隐患排查难”等问题,安靖街道雍渡村在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创新推出“吐槽有温度,整改有力度”的社区互动平台,以“吐槽大会”这种以党建为引领,集民意倾听、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反馈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治理新模式,将群众“吐槽声”转化为治理“金点子”,赋能乡村和谐善治。
畅通民声渠道
化解矛盾纠纷 凝聚治理共识
“我抽到的是垃圾站异味问题。”近日,在雍渡村召开“五邻会客厅”——雍渡民生微实事金点子研讨会上,居民代表刘勇大声读出抽到的“吐槽卡”内容,不假思索地就给出了解决方案:“建议每天定时消杀,加装除臭设备!”在听到刘勇给出的建议后,环卫负责人当场记录并承诺3日内落实试点……研讨会上,村“两委”、网格员、环卫负责人、商家代表、居民代表等50余人,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随机抽取“吐槽卡”,现场朗读并即兴提出解决方案。
“‘吐槽大会’是一个‘讲问题、诉烦恼、表诉求、谈意见、提建议’的共商共治‘微平台’。”雍渡村党委副书记邓淇元介绍,“吐槽大会”以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方式开展。村两委成员、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和志愿服务队等联合为村民的“吐槽”分忧。
雍渡村创新设置了“吐槽墙”,所有村民都可以不记名的方式将未得到解决的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或对村集体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未来发展方向、村两委成员工作情况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写在“吐槽卡”上。会上再由村民随机抽取提出解决方案。
“设置‘吐槽墙’随机抽取‘吐槽卡’,都是为了确保村民能畅所欲言。”邓淇元介绍,针对被“吐槽”的问题,凡是在可行范围内的合理建议,村两委当场安排专人给予协调解决,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则记录在册,会后及时与相关人员或部门沟通,一周内给予答复解决。“吐槽大会”为民分忧解难,让“吐槽”有回应,村民的积怨矛盾由上访变为下访,把所有矛盾全部在基层解决。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多元共治 打造和美乡村
针对“垃圾站异味”的问题,提出“定期消杀除味+废旧垃圾更换”方案;针对“路灯不亮”“休闲区不足”的问题,提出引入太阳能路灯和“口袋公园”微改造的方案……邓淇元表示,“吐槽不是终点,而是解决问题的起点。”针对高频出现的垃圾站异味、小广告顽疾等人居环境问题,雍渡村已组建9支志愿者队伍+环卫方专业消杀组开展百日攻坚,并同步推进多个便民信息栏建设,实现“疏堵结合”治理。制定“清垃圾、清广告、清污渍、清隐患、清盲区”的“五清”行动任务清单,确保每日巡查、实时反馈、限期销号,各责任小组对照清单开展工作,让“五清”行动落地见效。此举让城乡环境整治真正实现从“阶段性攻坚”向“常态化治理”的转型升级,焕发了和美乡村新面貌,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
除此之外,针对村民通过“吐槽大会”反映的休闲娱乐设施短缺、治安等问题,雍渡村利用闲置空地进行“低成本焕新”打造共享乡村公共空间、制定治安管理制度,为村庄和谐稳定、有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标准。
近年来,雍渡村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治理思路,并不断探索多领域共同参与、深层次合作发展、全方位实现共赢的共建共治共享农村基层治理新方向,切实提升治理效能,推进村庄高质量发展,使群众幸福感实现新跃升。村中无矛盾、村民顺心气,干部带好头,村民跟着走,“吐槽平台”实现了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更形成“民声收集—联席议事—分级处置—数字督效”完整闭环。让从治“旧病”转为治“未病”,村民们反映矛盾纠纷的少了,主动为村域发展献计献策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