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郭芯屹 文/图夜幕降临,走在国道213线安德街道红专村段,64盏路灯悄然亮起,点亮了乡村的夜晚,照亮了回家的路,成为红专村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10/10/000190.html

等待处理…

安德街道:安装路灯解民忧 照亮回家“安全路”

记者 郭芯屹 文/图

夜幕降临,走在国道213线安德街道红专村段,64盏路灯悄然亮起,点亮了乡村的夜晚,照亮了回家的路,成为红专村一道靓丽风景线。“以前一到晚上,路上就漆黑一片,大家出行很不方便。有了路灯后,我们上夜班再也不用摸黑了,过马路安心多了!”红专村村民都在为家门口新安装的路灯点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傍晚点亮的新路灯不仅照亮了道路,更温暖了民心。一盏盏新安装的路灯为过往的村民和车辆铺就了一条明亮的安全通道。

民生需求促行动

照亮安全每一步

安德街道是川西平原上非常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藏羌牧区马牛羊的主要销售地,被誉为“川西工贸重镇”,行驶在国道213线上的大货车非常多。地处安德城区以西的红专村,在国道213线两旁聚集了几十家汽车修理厂,但红专村段的道路,却处于摸黑状况,既给村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也潜伏着安全隐患。

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道路通行环境,安德街道下决心为群众解决国道213线红专村段夜间照明问题。对上向区级部门积极争取,对下联合红专村,通过密切配合,共同承担起责任。安德街道、郫都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三方经过深入地调研和商讨,决定共同出资,启动了路灯安装工程,旨在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施工,为长约1250米的道路两侧安装高质量的路灯,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夜间出行的照明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密切配合,精心规划,科学施工。从路灯的选型到安装位置的确定,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和考量。”安德街道社区发展办主任李梅说,为了确保路灯照明效果,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电费方面,红专村充分利用社区保障资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电费支付方案。一方面,对路灯用电量进行精确统计和核算,确保每一笔电费支出都清晰明了。另一方面,积极与供电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最优惠的电价政策,以降低电费成本。同时,红专村村民委员会还在电费核算过程中通过节能宣传活动告知村民,既保障了社区保障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又提高了村民节能意识。这些举措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多方参与提效率

共筑安全新格局

“区级部门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和资源调配的优势,为项目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安德街道办事处则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职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安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红专村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64盏崭新的路灯终于在道路两侧拔地而起。这些路灯灯杆高10米,顶部造型为自弯臂,全部安装上了100瓦的LED灯,它们以明亮而温暖的光芒,为红专村的夜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除了发达的商贸业,安德街道还有全国首个以地方菜系命名的工业园区——中国川菜产业城,那里也是吸纳村民就业比较多的地方。”红专村党委书记尚德财说,随着安德片区产业聚集发展,如今上下夜班的村民逐渐增多,路灯安装好后,村民夜间出行,不论是开车、骑电动车,还是骑自行车,都更加方便安全。

“小”路灯照亮“大”民生,安装路灯不仅仅是一盏灯的事,更是安德街道服务人民办实事、情系百姓解民忧的生动写照。“每解决一件群众身边的问题,党和群众的心就更贴近一分。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事要解决’为目标,紧盯从‘事’上办、‘制’上立、‘情’上解,将群众反映诉求解决作为常态化工作重要抓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便捷、美好的生活环境。”安德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格局,有效推动安全监管落地落实。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自建房,这些安全常识要清楚!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