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小莉 文/图
近年来,郫都区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步伐,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驱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在2025年度成都市智能工厂认定名单中,四川省川海晨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海晨洋”)与诺高美生物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高美”)成功入围。两家企业以“智改数转”为核心路径,从生产管控到全链协同实现深度革新,不仅重构了餐饮调味行业的生产模式,更让“川味”以更稳定、高效的姿态走向全球。
川海晨洋:
全链路智能重构
让“千店一味”高效落地
走进川海晨洋的生产车间,密闭式炒锅持续运转、特色焖制罐有序作业,智能化生产场景扑面而来。自2018年工厂投产后,企业便以全链路智能生产控制系统为核心,搭建起覆盖“排产—生产—仓储”的数字化体系,多项专利技术与数字化设备成为“智改”关键支撑。
在生产调度环节,APS智能排产系统承担起“指挥中枢”作用——所有生产工单下达、物料需求计算均通过系统完成,工艺节点控制也与系统深度集成,到点自动提醒工人操作,从源头减少人为误差。生产过程中,MES生产执行系统实时追踪每道工序,让从食材处理到成品产出的全流程可追溯;自主研发的焖制炒锅与焖制罐,通过恒温调控与密闭发酵技术锁住底料香气,单日产能达40吨,风味稳定性位居行业前列,同时柔性化包装环节还能精准满足连锁品牌的差异化定制需求。
“从原材料预处理到成品包装,工人全程不直接接触产品。”川海晨洋信息部负责人张超鹏介绍,这一设计是“智改”过程中对品质管控的关键考量,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而在仓储物流环节,超5000平方米的智能仓库通过“智能编码+系统协同”模式,搭配工人手持的PDA终端,清晰显示每辆车的装载货物清单、数量、重量及体积,实现“货找人、车货匹配、全程可视”的智能运转,大幅提升库房作业效率。
深耕行业30余年,川海晨洋从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蜕变为智能工厂标杆,旗下品牌包括川海晨洋、踏水坊、有锅气、川海记。凭借稳定的产品与供应能力,川海晨洋和全国多家知名品牌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服务了全球6000多家餐饮企业、超10万家门店。客户需求从提出到新配方量产仅需一周,高效响应能力凸显“智改数转”带来的变革力量。

诺高美:
数智化贯穿全链条
为“舌尖风味”注入科技活力
走进诺高美的智能车间里,数十口大型炒锅整齐列阵,新鲜食材在锅中翻滚蒸腾,每口炒锅旁的设备终端屏幕上,实时温度、工艺进度等数据随生产节奏动态跳动——这些数据通过MES系统实时传输至中控室,让以往“看不见的生产细节”变得清晰可溯,成为企业“智改数转”的直观体现。
“我们实现了系统与设备互通,后台能实时查看生产计划、成品发货、销售等全环节数据,产品进度一目了然。”企业制造中心总监倪桃元表示,中控室作为生产管控的“大脑”,通过全程监控与指挥调度,以数据驱动生产制造过程提质、降本、增效,这是“数转”在生产端的核心价值。
为打破部门协同壁垒,企业搭建“供产销研一体化平台”,引入华为AI问数技术,从销售、采购到生产计划、品控、物流发货,各环节人员可在平台内共享实时数据,无需人工沟通即可完成信息传递,显著提升跨部门协同效率。
在产品创新领域,近年来,针对砂锅菜、贵州酸汤等市场热门品类,诺高美依托数字化平台协同推进研发、试产与落地,成功将地方特色风味转化为标准化产品;同时精准洞察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开发出多款契合市场趋势的新品,为餐饮客户的产品创新与连锁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自成立以来便秉持“打造行业标准化产品”理念的诺高美,如今正以“智改数转”为阶梯向国家级数字化工厂迈进。“下一步,我们将打通从研发到成品发货的全产品链数字化,实现所有产品‘一物一码’全程线上追溯,通过数字化建设为成本管理提供支撑。”倪桃元说,依托30000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基地、4条专业生产线,企业构建起从原料溯源到产品交付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超2000个餐饮品牌提供稳定、优质的调味解决方案。
两家企业的进阶之路,不仅是郫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的缩影,更彰显了“川味”企业以科技赋能升级、走向全球的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持续深化,将有更多“郫都味道”以标准化、高品质姿态,飘香全球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