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郭芯屹 文/图
“以前这片空地荒着可惜,现在打造成了小游园,村里又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清晨的阳光洒在唐昌镇战旗村,在乡村十八坊左侧新打造的战旗村小游园里,村民围坐在乡村茶坊畅聊战旗村的新变化。近年来,唐昌镇战旗村不断打造新场景,让村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环境。同时,还成为游客体验乡村慢生活、感受川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进一步促进了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漫步在战旗村的绿景小游园,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之中。这里绿植环绕,生机盎然,健身器材、休闲座椅、步道等设施一应俱全。附近的村民们在这里悠然自得地散步、健身,孩子们在绿地上嬉笑玩耍。“这儿的环境特别好,老人、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带着孩子散步的李丽华感慨道,曾经这片空地无人问津,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从家走过来只要几分钟,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战旗村的小游园建设并非简单的景观打造,而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是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一环。作为功能性配套服务设施,小游园与文化广场、乡村十八坊等统一规划,融入了川西林盘的自然风貌和农耕文化,打造出集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景观带。园内不仅有绿地、步道、休憩座椅,部分还设有文化展示区或小型健身器材,充分满足村民日常休闲、健身、社交等多元需求。未来,战旗村还将突破传统绿地的单一形态,推动游园与书吧、精品咖啡馆等年轻群体喜爱的业态结合,让村民在绿意中既能享受宁静自然,也能邂逅文艺生活的新可能。
除了小游园带来的绿色休闲空间,战旗村还积极拓展新场景。打米坊、榨油坊以及供销社等特色场所应运而生。打米坊里,机器轰鸣,新鲜的稻谷在这里蜕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米香;榨油坊中,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榨出的菜籽油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供销社内,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既有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也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用品,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这些带着“老味道”的新场景,是战旗村盘活闲置资源的巧思。
“打米坊、榨油坊本是村里的老设施,闲置多年后,我们按‘修旧如旧’原则翻新,既保留农耕文化记忆,又增加体验式消费功能。”战旗村党委副书记易奉阳笑着说,这些老作坊是战旗村深挖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不仅能帮村民加工新米、菜籽油,还成为了游客的“打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