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日,位于望丛祠景区内的郫都区博物馆正式向公众敞开大门。这座承载着千年古蜀文明记忆的文化地标,以“蜀中第一祠”的深厚底蕴为底色,通过五大展区、3000余件文物及非遗展品,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开馆首日,馆内人头攒动,游客或驻足凝视战国铜戈的纹路,或细细欣赏蜀绣的细腻针脚,在红墙青瓦间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带孩子来感受家乡的历史,比去游乐场更有意义。”正在馆内参观的市民刘先生举着相机说道。他的镜头里,记录了8岁女儿在每件藏品前细细观察的专注模样。
据介绍,郫都区博物馆面积约770平方米,依托望丛祠深厚的历史底蕴,馆内构建了序厅、文物展厅、非遗展厅、中庭展区、走廊展区五大核心板块。馆藏品类丰富,其中,文物展厅集中展示战国铜兵器(如蜀铭文铜戈)、汉代画像砖、说唱俑等镇馆之宝,辅以青铜器、陶俑、书画碑帖等多元藏品,勾勒出郫都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的历史脉络;非遗展厅全面展出郫都区区级非遗项目,包括蜀绣技艺、川菜烹饪、郫筒酒酿造等活态文化,配合AR技术实现“非遗触屏体验”;中庭与走廊展区则以光影装置和场景复原重现古蜀先民生活图景,观众可漫步于仿古街巷,感受“蜀民巴适”的市井烟火。 (记者 雷茜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