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邓虹秋高气爽时节,“快看,雪山!”的惊喜之声常在郫都响起——抬眼望去,几十公里外的雪山群峰清晰矗立于城市天际线,山顶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9/25/001391.html

等待处理…

蓝天幸福感“看得见” 郫都“观山日历”背后的生态答卷

记者 邓虹

秋高气爽时节,“快看,雪山!”的惊喜之声常在郫都响起——抬眼望去,几十公里外的雪山群峰清晰矗立于城市天际线,山顶积雪如绘,宛若巨幅水墨画。这一频频亮相的景观,并非偶然,正是郫都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生动印证。

数据显示,1月1日至9月10日,郫都“看雪山天数”已达60天。“郫都蓝”为何越来越多,郫都市民的蓝天幸福感为何越来越强?答案,藏在郫都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治理体系之中。

精准治污

从“攻坚战”到“精细仗”

蓝天白云、远山如黛,正从“偶然的惊喜”变为“生活的日常”。这份可感的“蓝天幸福感”,源于郫都区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场持久战,坚持在精准和精细上寻求突破。

一方面,郫都区牢牢抓住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这条主线,统筹推进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的综合治理。今年以来,全区动态更新1273家工业企业的污染源排放清单,并常态化抽检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达3388辆(台)次。

另一方面,科技赋能让问题发现更精准。郫都区为大气环境装上了“CT扫描仪”,依托卫星遥感、大气走航、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全域扫描,今年已精准锁定并整改大气环境问题969个。针对露天焚烧这一顽疾,创新实施“问题发现与耕地保护激励资金挂钩”机制,对涉事农田扣缴资金,形成有力震慑。

精准施策换来实打实的成效。数据显示,1月至9月,全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郫都蓝”的含金量持续提升。

智慧监管

守护碧水长流的“科技防线”

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最直观的变化,而水生态的修复则是更深层次的考验。近期,郫都生态环境局与区水务局共同召开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聚焦构建部门协同机制。同时,郫都区邀请四川省规划院的专家前来“把脉问诊”,建议精准对接中央及省级资金方向,聚焦入河排污口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等领域,为全区水污染防治项目的精准谋划指明了方向。

“河水清清,白鹭常来做客。”徐堰河畔,村民王先生望着眼前美景感慨。这份“鸟类的选择”,正是郫都水环境改善最直观的证明。在实践中,郫都区坚持“三水统筹”,通过“人防+技防”筑牢水安全底线——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科学划分为17个网格进行常态化监管,并充分依托“郫都区智慧环保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对环境风险的分析、发现和处置能力。

这份努力体现在过硬的水质数据上:今年1月至9月,全区5个出境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关乎市民饮水安全的饮用水水源水质,则常年保持100%达标率。优良的水环境,也为郫都赢得了“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沉甸甸的荣誉。

服务引领

环保与发展的“双赢之道”

优良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民生福祉,更已成为郫都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的“绿色引擎”。在这一理念下,郫都积极将环保从外在“约束”转化为内生“引领”,走出一条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服务企业,靠前一步。郫都区将政务服务延伸至园区,为企业提供环保手续、设施建设、监管执法等“一站式”指导;持续开展“进解优促”行动,今年已帮助企业解决在环评、排污许可、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问题诉求59条,并指导4家重点工业企业成功创建环保绩效C级及以上。

“原来以为环评批复要等一个月,生态环境部门7天就办好了,效率真高!”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感慨,正是郫都区在环评审批上做“减法”、在服务效能上做“加法”的缩影。郫都区严格执行“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制,大力推动线上报件和审批。今年已高效审批包括川润液压流体控制系统生产线智改数转项目在内的23个重大项目环评。

绿色低碳发展是更深层次的引领。全区积极开展绿道、湿地、林盘等领域的碳减排量核查与核算工作,目前已实现碳减排量交易约9000吨,交易金额23.1万元,真正让“绿色”产生了实际价值。同时,郫都区深化“碳惠天府”平台应用,助力本地特色产品进入平台普惠商城,拓宽绿色消费场景。在试点示范方面,指导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和安德街道云桥村成功建设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场景,探索低碳路径落地见效。世界科幻公园菁蓉湖入选“我在成都看雪山”成都市首批十佳观景点位,正是郫都生态价值转化的生动缩影,展现出绿色发展带来的宜居魅力。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郫筒街道东街农贸市场居民主要食品零售价格动态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