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虹
不久前,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发布“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成果,德源街道成功上榜“2025活力街道500强”,并跻身“西部100强”,实现“双上榜”。这一成绩背后,是德源街道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城融合为路径,在区位发展、产业集聚与民生改善中持续深耕的成果,也让“活力”成为居民与游客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
从“科幻地标”到“产业高地”
科创动能持续释放
提及德源街道,成都科幻馆是绕不开的“城市名片”。这座外形酷似“星云”的建筑,不仅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场馆,更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强磁场”。自大会举办以来,成都科幻馆与相邻的世界科幻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将“科幻”IP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专程为‘雪山+湖景+科幻馆’而来,坐在菁蓉湖边喝咖啡特别放松。”摄影爱好者王振锋的镜头里,记录着无数个绝美瞬间——龙门山脉的雪山与菁蓉湖、成都科幻馆共同勾勒出公园城市的优美天际线,构成“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经典画面。
而这幅图景的背后,是德源街道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作为科创新城核心承载地、成都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关键节点,这里正持续承接成都科创资源外溢,在“科幻高地、锦绣郫都”目标下释放着强劲势能。
随着科幻地标的崛起,德源街道的城市能级实现质的飞跃。京东方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聚集,形成浓厚创新氛围。“白天在园区办公,晚上到世界科幻公园散步,这种工作生活平衡的状态很难得。”90后创业者王先生的选择,道出了德源对人才的吸引力——在这里,科创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与宜居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
从“稻田研学”到“市井圈”
勾勒民生幸福新图景
德源的活力,既体现在产业发展的“高度”,更藏在民生福祉的“温度”里。在东林村,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与科技试验田构成“产学研旅”一体化研学基地。这里既是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也是街道 “东林研学中心” 的核心载体。依托袁隆平种业硅谷的技术资源,研学中心常态化开展“稻田课堂”“种业科普”“农事体验”等活动,年均承接中小学生研学及亲子活动200余场,接待量超4万人次。
“看着孩子在稻田里学插秧,虽然满身泥,但笑得特别开心,还学会了珍惜粮食。”来自成都的李女士,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参加研学活动。目前,研学中心已开发《水稻的一生》《溯米问稻,禾下乘凉》等12门特色课程,成为成都周边最受欢迎的研学目的地之一。
东林村的变化不止于此: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老旧林盘得到保护性开发——在保留川西民居风貌的基础上,引入“东林河畔”“谷予”下午茶餐厅、“蔡小鱼” 等消费场景,让乡村变身“网红打卡地”。“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现在游客多了,我开的农家乐每个月能赚两三万元,儿子也回来帮我打理生意了。”村民李大姐的笑容里,满是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
在清水河畔,“全龄、全时”的烟火市井生活圈同样热闹。喜来登国际酒店、华爱学校周边,社区养老中心、儿童乐园、24小时便利店错落分布;夜晚的夜市灯火通明、香气四溢。“我们住在这儿,看着科创园区一栋栋建起来,交通、商业配套也越来越全,明显感觉和主城的联系更紧密了。” 菁蓉湖社区的李女士,用“肉眼可见的变化”形容生活品质的提升——这正是德源“产城融合”的核心:让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让城市既有“产业高度”,更有“生活温度”。
从“地理标志”到“全链发展”
夯实乡村振兴新根基
在德源的发展版图中,“德源大蒜”是绕不开的关键词。这项有着300余年种植历史的农产品,以“瓣大、味浓、汁多”著称,2021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23年取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成为全区首个“双认证”农产品;如今,它更成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街道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大蒜产业研究院,深挖稻蒜轮作潜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助农增收。
“水稻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大蒜则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东林村党委副书记陈果表示,若连续多年单一种植大蒜,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板结化严重等问题;引入水稻轮作后,不仅有效修复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质量,更实现 “一田双收”。
目前,德源大蒜种植面积约6500余亩,年产量近1万吨,还延伸出黑蒜、黑蒜汁等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突破2亿元;其独特的种源特性,更让德源成为云南省宾川县80%紫皮独头蒜的种源地,蒜种以7至8元每斤的价格热销,种植户亩收益超万元。
从“田间”到“餐桌”,从“种源”到“国际市场”,德源大蒜已构建起“川育种,滇成独”的跨区域产业链,食用蒜远销欧洲、非洲及老挝、越南、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同时,“德源大蒜”与袁隆平种业硅谷的“稻蒜轮作”模式结合,更成为游客体验农事的热门项目,让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碰撞出全新火花。
如今的德源,城市能级持续跃升,产业根基愈发坚实,乡村振兴与民生事业协同并进。“‘双榜题名’是新起点,下一步,我们将锚定‘镇园一体’发展路径,在推进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的同时,强化企业服务保障,推动实现‘立园满园’。”德源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聚焦科创新城定位,优化企业落地运营全流程服务,解决人才、政策、配套需求;另一方面发力稻蒜品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并依托世界科幻大会品牌效应,打造文旅新场景,最终实现“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