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曼青 文/图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养老事业不仅是民生考卷上的“必答题”,更是检验责任与担当的“试金石”。作为中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成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代表,李貌用政策研究锚定方向、用标杆项目承载温度、用人才培育积蓄力量,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蓝图上,一笔一划勾勒出桑榆之年的幸福图景。
深耕政策研究
为银发产业引航定向
“养老政策不是纸上谈兵,必须扎根一线才能找到‘痛点’、摸准‘脉搏’。”这是李貌深耕养老领域多年的核心认知。在他看来,政策是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而高质量的政策,必然源于对行业现状的精准洞察。
为了摸清成都养老产业的真实情况,李貌的脚步遍布各类养老场景。在CCRC康养社区,他拉着长者的手唠家常,从居住空间的采光通风,到日常服务的响应速度,逐一记录长者的期待与诉求;在医养结合机构,他跟着医护人员走流程,查看医疗设备的配置是否齐全、“医”与“养”的衔接是否顺畅,仔细梳理资源整合中的堵点难题;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他与工作人员促膝长谈,倾听服务上门时遇到的场地限制、服务标准不统一等实际困难。这些带着温度的调研笔记,最终汇聚成他履职的“一手资料”。
作为人大代表,李貌始终将“为民发声”放在首位。基于对养老机构、老年人、从业者三方诉求的全面掌握,他精准提炼出成都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既有养老服务行业整体质量待提升的共性问题,也有存量闲置资产改造为养老设施时消防、防震标准不明确的个性难题。
针对这些痛点,他先后提交《关于推动成都市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研究制定存量闲置资产改造为养老设施的建筑消防、防震备案实施细则的建议》,这两份建议为相关部门完善养老政策、优化实施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助推银发产业稳健发展。
打造“春台”标杆
解锁高品质养老新体验
“众人熙熙,如春登台”,《道德经》中的这句描述,是李貌对理想养老生活的向往,也成为中铁春台康养项目的灵感源泉。从项目构思到落地运营,李貌将文化底蕴与康养理念深度融合,让“春台”不仅成为一个项目名称,更成为全国高品质田园康养的代名词。
走进中铁春台,多元融合的业态体系让人眼前一亮。CCRC康养社区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氛围,让长者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安享晚年;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照护中心配备专业医疗团队与先进设备,为长者健康筑牢防线;康养度假酒店提供高品质住宿与服务,满足长者休闲度假需求;生态农业种植区让长者亲近自然,体验田园劳作之乐;田园旅游观光带则让长者在漫步中饱览自然风光,愉悦身心。
“养老不是‘将就过’,而是‘有品质地活’。”李貌始终坚持“整合照护、全龄友好、智慧赋能、文化滋养”的核心理念,统筹居住、医疗、康复、文娱、学习等功能,不仅提供专业照护与医疗保障,更通过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帮助长者重拾生活热情,享受有温度、有品质的晚年生活。
这份用心,换来了市场与行业的双重认可。自2022年底运营以来,中铁春台已入住超800位长者,入住率突破60%,客户满意度更是高达95%以上。荣誉也接踵而至,“2023年度康养创新示范奖”“德国标志性建筑设计奖(ICONIC AWARDS)”“中国银发人居经典案例推荐(2024年度)”……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加身,项目还成功入选《大国康养》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标杆。
但李貌并未止步于现有成就。他深知,一个项目的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推动整个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才是长远之道。基于中铁春台的实践经验,他主导编制《康养项目建设标准体系》《康养项目运营服务标准体系》,为康养项目从规划建设到运营服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指引。
同时,李貌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发出10余项适老化产品专利,形成“以乐养为主题的都市大健康社区、以颐养为主题的大健康综合体、以春晖为主题的社区健康服务驿站”三大产品模型,从长者实际需求出发,持续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与安全。
推动校企共建
培育康养专业人才梯队
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面对养老行业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难题,李貌将人才培育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决心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为此,李貌主动奔走,架起校企合作的“桥梁”。近年来,他牵头推动与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攀枝花学院康养学院、成都铁路技工学校等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中铁春台”打造为高校康养专业的重要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质平台。
这种“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名高校毕业生到春台项目实习,其中10余名优秀毕业生留任并成长为业务骨干。在2024年度成都市第五届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中,春台团队斩获三等奖;在郫都区红十字会紧急救助员技能大赛中,团队一举夺得一等奖;在2025年度郫都区红十字紧急救助员技能竞赛中,春台选手再夺冠军……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认可,更为成都康养产业培育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业人才梯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
从政策研究的“先行者”,到标杆项目的“打造者”,再到人才培育的“推动者”,李貌始终以情系桑榆的情怀,践行着人大代表与企业家的双重使命。未来,他将继续深耕康养领域,以更多创新实践回应长者期待,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贡献力量,让“桑榆非晚”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