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虹 文/图
近日,郫都区民生领域传来喜讯:4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今秋启用,3510个优质学位缓解“入学难”;两大医疗工程加速推进,华西优质医疗资源即将落地“家门口”。“学有优教、病有良医”的美好愿景,正化为郫都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
教育扩容提质
4所新校今秋启用新增学位3510个
9月,新学期如期而至。全区4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共计新增优质学位3510个,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
位于郫筒街道蜀信路一段与文信路交汇处的郫筒二小(蜀信路校区)以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和智慧化校园设计备受关注。学校总建筑面积约23346平方米,设1080个学位。校园内综合教学楼、学术报告厅、食堂、体育馆及地下机动车库等设施完备,保障学生学习环境舒适。该校还通过连廊绿植与庭院景观有机结合,构建出立体生态系统,为学生提供亲近自然、激发探索兴趣的绿色空间。
红光思源学校(港泰路校区)位于红光街道港泰大道与广场路交汇处,总建筑面积29420平方米,规划学位1620个。学校以“立体莫比乌斯环”为设计理念,打造出“地面—屋面—地面”循环路径,贯通运动区、休息平台、教室及屋顶种植试验田等功能空间。屋面设计成集运动、教学与交流于一体的立体公共活力环,色彩搭配童趣盎然,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
“第一次看到‘莫比乌斯环’设计的校园,教室还装了空调,孩子说像在‘探险乐园’里上学!”家长刘女士表示,孩子多次期待能早日进入新校园,她相信新校舍的舒适有趣环境将助力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
郫都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发力,在普惠学前教育方面的供给也显著增强。润弘凉水井幼儿园(岷阳园区)设15个教学班、450个学位,配备现代化教学楼、多功能活动室、户外活动场地及标准化厨房,空间设计明亮柔和,充满童趣。润弘港通路幼儿园设12个教学班、360个学位,园区铺设彩色塑胶活动场地,配备组合滑梯、攀爬架、沙水池等设施,充分满足幼儿游戏与成长需要。
这批新校的启用,不仅优化了郫都教育资源布局,更以现代化设施、特色化设计和先进办学理念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更多孩子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
医疗工程加速推进
华西优质资源到“家门口”
教育关乎未来,医疗守护当下。在教育事业扩容提质的同时,郫都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也正以“加速度”向前推进。
在德源北路二段的区人民医院扩建项目现场,新建的第二住院大楼已拆去脚手架,崭新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尽显现代质感。大楼内,装修工程的声响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内部装饰的最后冲刺。
“看着新大楼一天天建起来,我们都很期待!以后家人看病、复查环境更好,也不用跑远路了。”一位路过市民说道。据西盛集团项目经理吴宇介绍,新大楼不仅将承接现有内外科住院部,还新增了ICU、体检中心、血透中心及医美中心等功能区块,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更好地满足郫都区市民的医疗卫生需求。项目预计将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在太清路南延线旁,一项更为深度的医疗合作项目——由郫都区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华西二院)合作共建的科创新区医院,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工地上塔吊林立,两座巨大的“C”形建筑拔地而起,已初具雏形。“听说以后在家门口就能找华西的专家看妇科、儿科,不用再凌晨去市区排队挂号,太期待了!”家住附近的李女士,时常绕到工地外查看进度,话语里满是对项目投用的期盼。
据菁弘集团项目经理雷霖武透露,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北楼已施工至6层,南楼建至3层,预计今年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明年进入装修阶段,2027年三季度正式运营。作为全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达84797.48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490张,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的关键支撑。
备受市民期待的背后,是扎实深入的院地合作作为支撑。据悉,郫都区已与华西二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托育、医疗美容和体检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专家支持、技术共享、人才培训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区妇幼保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将全面引入华西二院优质医疗资源,覆盖生育指导、辅助生殖、分娩服务等全链条孕产保健,并重点打造妇女、儿童特色专科,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妇幼医疗服务。
此外,华西二院还将把残疾儿童康复整体诊疗业务迁入该医院,打造面向西南乃至全国的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同时依托技术优势,协助郫都完善三级妇幼健康网络,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基层妇幼服务能力。部分康复项目也将同步落地郫都,进一步增强区域医疗服务的辐射力与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