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雷茜 文/图“从前跑断腿找合作,如今在园区里就能‘相亲’成功,郫都的政务服务,真是把企业的事当成了自家事。”在郫都高新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8/14/001236.html

等待处理…

郫都政务“四大攻坚”记: 提速增效 绘就高效服务新图景

记者 雷茜 文/图

“从前跑断腿找合作,如今在园区里就能‘相亲’成功,郫都的政务服务,真是把企业的事当成了自家事。”在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的企业“相亲角”里,四川鑫电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汪新脸上洋溢着笑容,“通过园区‘牵线’搭台,公司已成功与两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悉,这个创新设立在产业园区里的“相亲角”,为园区内企业搭建起高效的产业“联姻”平台,促进相互成为供应链,截至目前已促成采购金额近10亿元。企业的点赞,道出了郫都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深刻变化,也成为了郫都持续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解。

今年以来,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以“园区服务提效、行政审批提速、智慧政务提能、大厅管理提质”四大攻坚行动为利刃,在政务服务的“深水区”劈波斩浪。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勾勒出郫都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办好”、从“便捷”向“增值”的跃升轨迹。

园区服务“贴身办”:

企业办事不出园的郫都实践

“原本以为注册新公司要在园区和政务中心之间跑几趟,没想到直接在园区企业服务驿站提交材料就行,第二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成都影视城一家影视公司的行政主管王萌回忆起数月前的办证经历,至今仍觉高效。

事实上,这份便利源自郫都区“一园一清单”的精准服务——针对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影视拍摄等主导产业,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联合相关部门与园区反复磋商,量身定制了个性化下沉清单。目前,93项高频政务服务、83项特色增值服务精准“入户”园区。尤为亮眼的是首批27个园区服务事项,材料从144项精简至121项,17个事项“容缺受理”,承诺办结时限较法定时限提速超60%。

如今,“现场办、上门办、帮代办”及兜底办机制在三大园区企业服务中心(驿站)高效运转,经过专业培训的帮办代办员成了企业的“贴心管家”。区行政审批局抽调骨干驻点,配备24小时自助终端和“虚拟综窗”,打造“双中心”联动、线上线下“双通道”融合服务新体系。今年上半年,仅驻点服务就为华祥食品、提牛科技等企业办理注册登记、固投备案等事项1800余件。

增值服务的创新更让企业暖心。由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牵头制定的《增值服务专项改革方案》明确了11项重点任务。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梳理出人才、金融、法律等7类基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外贸、企业供需对接3类特色服务,汇聚近200家市场化机构,协同提供63项增值服务。其首创的企业“相亲角”成效斐然,撮合园区内企业供应链对接,采购金额近10亿元。成都影视城搭建“拍在成都”服务平台,已为9个剧组提供全流程支持,赢得“专业、高效、省心”的好评。

行政审批“加速跑”:

以“极速办”刷新服务速度

速度,是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郫都区深谙此道,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刀刃向内推动审批效率全面提升。

“从提交材料到拿证40分钟,比我去银行办卡还快!”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窗口,刚办完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刘建国捏着崭新的备案凭证,反复确认着办结时间。这一速度背后,是郫都政务对审批流程的“手术刀式”改造——首批50个高频事项中,30个实现“半小时办结”,20个做到“一小时办结”,目前已办理5200余件“极速办”事项,涉企高频事项办理流程压缩约40%。

这种“加速度”来自流程的深度再造。在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中,郫都区已高质量落地26项跨部门事项,累计办件量突破5万件。以“影视拍摄一件事”为例,通过整合市场监管、文旅、公安等多部门资源,将剧组设立、备案、拍摄、审查等多个环节串联成“一件事”,使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大幅缩减,相关经验获省市高度认可并推广。

在审批流程再造中,“智慧”元素的加持成为关键。云踏勘系统让人力资源、劳务派遣等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14个联合踏勘事项提速50%;覆盖收件、审核、踏勘、出证等10大功能的“智慧政务系统”,通过“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审批事项实行全周期监督管理,今年上半年累计办件3639件,平均提速50%。

智慧政务“不打烊”:

7×24小时的贴心服务

“凌晨12点咨询社保转移政策,居然秒获回复,还附上了详细操作步骤。”市民陈先生对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推出的“小郫在线”赞不绝口。这个引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整合了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构建起动态更新的智能知识库,7×24小时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与办事指引。“就像一个永不下班的政务顾问,随时随地都能解答政策信息。”陈先生形容道。

智能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在高频网办事项中,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创新嵌入AI预审功能,打造企业群众办事的“隐形质检员”,在接件前自动核验申报材料并生成预审报告,帮助用户规避材料缺漏问题,实现网办事项材料通过率和审批服务效率双提升。而标准化地址库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动态关联,更让企业在项目选址阶段就清晰知晓政策边界,避免“走弯路”。

惠企政策的精准推送同样体现智慧温度。依托“蓉易享”平台,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将23项政策文件拆解成82个标签,为867家企业“量身推送”27类适配政策,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大厅管理“提气质”:

以细节温度传递服务初心

“请您核对信息,这是您的不动产登记证。”窗口工作人员易娜将证件双手递出时,指尖轻轻避开了打印字迹。这个细微动作,源自区行政审批局开展的“服务无界”培训。通过《绩效量化考评办法》的54项指标以及每月的综合积分排名,今年上半年已严格执行考核奖惩61人次,12345投诉量同比下降70%,窗口人员的服务蜕变正在细节中体现。

与此同时,区政务中心服务大厅的物理空间也在发生暖心变化。升级后的标识标牌仿似“无声向导”,新增设的9个充电桩让新能源车主不再焦虑,出入境区域的“外国人办事专区”更是彰显着城市的开放姿态,有效提升郫都区涉外服务便捷度。

“以前来办事怕排长队、怕材料不齐,现在有导办员主动引导,窗口人员耐心解释,感觉特别舒心。”常来办理业务的社区工作者刘宜芳,道出了许多人的感受。

从园区里的“贴身服务”到指尖上的“智能响应”,从审批时的“雷霆速度”到大厅内的“春风拂面”,郫都政务服务的“四大攻坚”行动,正将改革的力度转化为发展的热度、民生的温度。正如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政务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继续把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当作工作的‘风向标’,让改革红利持续惠及更多人。”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