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郭芯屹近日,安德街道组织14个村(社区)负责人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拉练活动,大家走村串户看变化、学经验,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村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7/28/001181.html

等待处理…

安德街道拉练观摩促提升 和美乡村建设亮点多

记者 郭芯屹

近日,安德街道组织14个村(社区)负责人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拉练活动,大家走村串户看变化、学经验,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村庄、一条条务实管用的举措,让人眼前一亮。这场“行走的课堂”,不仅展示了各村(社区)在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亮眼成果,更激发了大家比学赶超的干劲,为安德街道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巧念“治理经”

村民变身“主人翁”

“王大爷,您这积分又攒了20分,加上之前的,能换袋大米啦!”广福村的积分超市里,村干部正帮村民王富华算账。“这都是扫院坝、清杂草挣来的,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坦,干起活来有劲儿。”王富华笑着说。

广福村的妙招不少,“三包干、两带头”工作机制把责任分到了每家每户,“5+4”双评体系让干好干坏不一样。集中居住区里,“五个一”奖励办法让大家争当环境标兵;散居院落中,“四个一”评比让村民们比着收拾家园。广福村党总支委员、村委副主任张玉敏指着整洁的村道说:“以前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是大家一起干,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这劲头能不一样吗?”

吉祥寺社区花龙门院落里,一场坝坝会正热闹开着。“这周我们把东边的竹林再清理下”“我觉得可以在老槐树下加个石桌”……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吉祥寺社区以“坝坝会”为民主协商主阵地,通过“收集民意——快速响应——共识共建”的闭环机制,引导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70多岁的杨治德还给大家讲起了院子的历史:“咱们这院子是清朝湖广填四川时,杨家两兄弟带人建的,咱们都是开拓者的后代,把院子管好是本分!”借着这份自豪感,社区搞起了“3+2”治理模式,村民分组包干,积分能换日用品,年底还评“热心人”。现在的花龙门院落,每周大扫除、每月议事会、每季兑积分成了常态,青砖灰瓦配着红花绿草,邻里间亲如一家,真正实现了“自己的院子自己管”。

打好“组合拳”

乡村焕发新活力

金柏村的“我爱我家”俱乐部里,几位大妈正围着图纸商量事儿。“把那块空地改成小花园吧,种点月季”“再添几个石凳,大家能坐下来聊聊天”……大家建言献策,主意就有了。这个由村里孵化的微组织让以前不相往来的邻居成了熟人,村里的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

“以前小区路灯坏了,大家只会抱怨,现在有了‘四微工作法’,啥问题都好解决。”金柏村党委副书记陈兴贵笑着说。“微治理”通过自治讲座、问题台账机制,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主人翁”;“微组织”孵化“我爱我家”俱乐部,制定《居民自治公约》形成了管理标尺;“微行动”开展环境整治、空间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起了邻里活动中心;“微激励”设立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激活居民参与热情。如今的金柏村,环境美了,邻里亲了,处处透着和谐的气息。

永盛村老鸦林院落的菜地里,绿油油的生菜长势正好,村民陈巧忙着采摘。“以前种生菜愁销路,现在村里有生菜产业服务中心,技术员上门指导,收菜车直接开到地头,价钱还高了不少。”陈巧笑得合不拢嘴,更让她开心的是,参与环境整治的积分能换有机肥,“管好院子能得积分,种好生菜能赚钱,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老鸦林院落依托院落内生菜产业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种植培训、品质认证、销售支持等全链条服务,推动“新民场生菜”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生产;同步推行“积分制”管理,实现“治理得积分、积分促产业”的双向激励。“产业赋能+院落自治”双轮驱动模式,让永盛村产业和环境一起变好,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拉练中,各村(社区)负责人边看边记、边议边思。安宁村沈家院子从“站着看”到“主动干”,泉水村罗家院子靠制度推动整治见成效……各村(社区)的好做法、好经验,都成了大家学习的榜样。从积分兑换的小超市到产居融合的新院落,从历史故事的新讲述到治理模式的巧创新,安德街道处处涌动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活力。各村(社区)把在“比学赶超中”凝聚的智慧力量转化为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