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文/图
近年来,唐昌镇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将过去由政府提、政府办转为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接单”、人大“督单”、群众“评单”的为民办实事全新模式,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饱含民意
群众“点单” 代表“定单”
“崇宁小区经过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以前小区环境差,设施也不好,现在不仅卫生环境变好了,还多了文化墙、健身器材,规划了停车位,住着舒心多了,就像住进了新小区一样。”近日,唐昌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组织区、镇人大代表走进崇宁小区开展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回头看”活动时,65岁的张国富激动地向前来视察的人大代表们诉说着小区的变化。
崇宁小区改造作为唐昌镇2023年区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是唐昌镇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深入开展以来,由群众“点单”人大代表“定单”的典型案列。
既是村干部又是唐昌镇人大代表的曹怀国,参与了民生实事征集遴选、审议票决以及监督评价的全过程。项目征集阶段,曹怀国与群众拉家常、听民声,收集意见建议,在他的记录本上,反映最多的还是建于1996年的崇宁小区因设施老化、居住环境不佳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提出“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并最终以“唐昌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崇宁小区)”被票决为民生实事项目。“作为一名镇人大代表,我为自己提出的建议被确定为民生实事项目而感到自豪。”曹怀国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民生实事由政府来定,我们监督。现在改成由代表票决,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
唐昌镇政府对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实施进行部署,制定推进方案,明确措施、细化任务、压实责任,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推进、一项一项求成效,确保各项为民实事高效率推进、高质量完成。唐昌镇人大主席团则把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年度监督工作重点,实行全过程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推动落实
人大“督单” 群众“点赞”
小游园微绿地新改建项目(崇宁公园)投入使用,为各年龄段居民日常游憩提供了空间,成为了居民休闲娱乐的新打卡地;竹瓦街背街小巷整治提升项目切实改善了涉及竹瓦街两侧200余户居民的出行条件,提升了城乡环境品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让曾经破旧的楼体粉刷一新,坑洼的道路变得平整,绿化也得到了提升;污水管网改造项目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户、移民集中安置点约100余户污水排放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一件件实事、一项项承诺全部兑现,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要选好,更要实施好。唐昌镇人大主席团将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定期听取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视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听取人民群众对项目施工的意见建议,并督促相关单位和施工方切实加以改进,全过程全环节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扎实做好票决制工作的“后半篇”文章。“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人大督工作机制,全力以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唐昌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张勇表示,票决不是终点,而是履职的开始。
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杆秤。这些来自群众的“点赞”,彰显着唐昌镇民生实事项目的“含金量”。今年,唐昌镇又票决出涵盖停车场建设、老旧院落改造等10件2025年唐昌镇人民代表大会民生实事项目。群众的“心愿单”在落实中必将变成“幸福单”,铸就可感可知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