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莉
仲夏时节的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暑气中洋溢着拼搏的豪情。目光所及,是律动的发展图景:林立的塔吊舒展钢铁巨臂,簇新的厂房在烈日下“层层拔高”,智能化生产线如流水般奔腾不息……“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拼发展”的澎湃热潮,正在这片热土上激荡。锚定“项目为王、环境是金”,践行“有需必应、无事不扰”,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正以“加速度”的姿态,奋力实现“双过半”,为夺取“全年胜”注入强劲动能。
推动项目“加速跑”
高质量发展动能足
走进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二期)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蓝色防护网包裹的厂房下,工人们专注地进行设备基础施工与钢结构安装,焊接火花如星雨般飞溅,重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
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专注稀土永磁材料及新型材料研发生产。目前,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1号厂房已率先投产,2号厂房主体完工进入装修阶段,3号厂房建设也按下“快进键”。建成后,这里将形成年产能3000吨磁粉、8000吨注塑磁体和500吨钐钴磁体的生产规模,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7亿元以上,年利润总额不低于8000万元。
“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节点就是命令,进度就是生命线。”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道,项目的推进,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将有力提升园区新材料产业链能级。“让人安心的是,除了建设者和管理人员的努力,园区管委会指派专员跟进项目,他们事无巨细,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物料运输、水电保障等各类‘拦路虎’,为施工保驾护航。”
这份“加速跑”的底气,源于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不断升级的护航体系。园区实行重大项目“一项目一清单”和“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保障项目尽快开工、竣工。2025年,园区新开工瀚思科技“半导体显示激光设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一期)”、郫县豆瓣数字化绿色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影视文创、亚通全国总部5G功能膜材基地、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等15个项目,正在竣工验收蓉投图南、东材科技等4个项目。
在项目招引上,围绕电子信息配套、川菜升级、氢能装备壮大精准发力,1至5月开展招商推介活动8场、投资促进活动22次,拜访目标企业82家。成功签约1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85.46亿元。其中,在电子信息领域,成功引入东莞巧特、上海提牛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进一步完善了园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绿色食品产业也收获颇丰,签约嗨呗可等项目,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力量。
企业发展“新姿展”
创新活力澎湃迸发
走进成都凯威特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内,全流程智能化系统正在高效运转,操作员紧盯屏幕,对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进行深度清洗。
“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关乎芯片的‘健康’。”公司总监刘伟伟告诉记者,企业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从2024年6月获得项目信息,在前期项目论证、环境预评估、载体踏勘以及签约后的工商注册、项目备案、厂房租赁和装修,相关部门都安排了专人对接,在他们的助力下,我们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这种‘郫都速度’让我们深受感动。”
作为高精尖服务型企业,凯威特斯的落户为郫都半导体产业链补上关键一环。其规划的2000平方米无尘车间及精密清洗生产线,预计年处理半导体零配件10万套,覆盖6至12英寸晶圆制造全制程再生服务。“我们硬件投资超2000万元,预计年产值能破亿元。”刘伟伟信心满满地表示。
无独有偶,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于6月16日正式投用。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创新中心将围绕集成电路制造用光刻胶树脂、5G/6G通讯用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用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四大领域开展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研究,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频高速电子材料与集成电路材料实验室。
细数这半年来园区企业的步履征程,每一个脚印都镌刻着破局的决心与创新的锋芒。川润股份牵头研发的全球首款智能“综合防灾应急仓”,以“硬核”实力,为国家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饭扫光坚果油辣子系列产品在“与辉同行”直播间大放异彩,创下“3分钟售罄3万瓶”的销售记录;成都智算中心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胡兵教授团队等发布医学AI智能体“睿兵Agent”,助力医疗健康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丹丹、百世兴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
新产品“横空出世”,生产线“永不停转”,订单交付“分秒必争”,成为园区企业努力书写答卷的印证。今年1至5月,园区296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65.48亿元,同比增长9.65%。
企业服务“全方位”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5月26日,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企业服务中心正式投运,围绕“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的目标,建立“园区吹哨、部门报到、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组建“1+12”服务组团(1个政务服务+法律、人才、金融等12类增值服务)可办理161项服务事项。
四川龙奖食品有限公司因发展需要,急需办理企业社保、医保、税务等业务。“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我们完成了社保、医保、税务业务开户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帮我们网上办理了食品预包装备案。”公司总经理李应春称赞道,“以往办事需跑多个部门,如今在园区内就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一天即可办结所有事项,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除了提供专业化服务保障提升企业信任感,园区以特色化服务供给赢得企业的点赞。打造“绿色食品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已推出两期惠企活动,促成园内食品企业检测费用直降50%,参与企业30余家;打造“智改数转服务平台”,依托DeepSeek开发“郫小智”解答企业政策申报流程、补贴申请等疑问,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及政策匹配服务;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已累计助力园区内11家企业获外贸资质、19家企业代采或参展、丹丹豆瓣等2家企业产品打入东南亚市场,协助促成10亿元外贸数据留在成都。
“企业发展的痛点,就是我们服务的重点。”园区相关负责人说道,无论是供应链的“穿针引线”,还是政策的“精准滴灌”,园区始终秉持“靠前一步、主动服务”的理念,据统计,今年以来,园区已开展服务食安、外贸对接、银企对接、政策解读与申报指导、智改数转试点推进、法律服务、企业用工招聘活动等共计20余场,覆盖企业1200余家次。指导100余家企业进行政策申报;为园区企业吸纳就业人员800余个;调解企业用工纠纷20余次;搭建银企对接,银行上门服务园区企业841家次,新增授信7.77亿元,新增放款6.79亿元。
从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到高效运转的生产车间,再到忙碌奔波的服务一线,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锚定“项目为王、环境是金”,以全方位的服务、全链条的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冲刺全年目标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