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何曼青 文/图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区综合执法局以“精准施策、长效治理”为核心,聚焦扬尘污染源头管控、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5/12/000890.html

等待处理…

“抑”尘不染护蓝天 郫都多维发力守护城市“气质”

记者 何曼青 文/图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打造宜居城市环境,区综合执法局以“精准施策、长效治理”为核心,聚焦扬尘污染源头管控、运输整治和道路保洁三大环节,打出扬尘治理“组合拳”,推动城市环境“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为市民营造洁净、清新的生活空间。

源头严控 筑牢工地扬尘“防护墙”

“未动工区域一定要做好裸土全覆盖,工地出入口冲洗也要到位……”5月9日,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深入郫都区科创新区医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开展扬尘治理专项巡查。

建筑工地是扬尘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区综合执法局通过“白+黑”巡查模式,对全区在建工地实施全天候监管。工地打围是否规范、是否采取降尘措施,工地出入口硬化有无破损、裸土覆盖、渣土违规排放、道路冲洗除尘等,都是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整治检查的内容。

在强化刚性执法的同时,柔性服务同步推进。区综合执法局加强对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的培训教育,宣传扬尘防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全方位管控好工地扬尘,从源头减少扬尘污染。郫都区科创新区医院建设项目技术负责人周宇松表示,“现在我们建立了‘三员责任制’,每天由专人负责喷淋系统开启、渣土车冲洗和裸土覆盖检查,监管标准都细化到操作层面了。”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综合执法局累计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18余次,巡查工地1200余处次,现场整改问题50余起,立案查处违规工地4起,已办结2起,罚款4万元,并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次。

运输严管 拧紧渣土车“安全阀”

车斗篷布是否完全覆盖、车尾防滴漏装置是否完好、轮胎冲洗是否达标……在南北大道,执法人员正对一辆渣土车进行仔细检查,这是区综合执法局开展渣土车专项整治的日常一幕。

为有效遏制道路污染,针对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等顽疾,区综合执法局采取“定点查验+流动巡查”模式,在红光大道、南北大道等重点路段设卡检查,严查车辆未密闭运输、车身不洁、超载冒载等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违规运渣车6起,罚款0.7万元,有效遏制道路污染。

区综合执法局执法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闻海龙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渣土车整治行动力度,对车身车轮不洁、未密闭运输、冒载撒漏、乱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查处,为群众营造干净、有序、安全的出行环境。

道路保洁 智能调度守护郫都蓝天

洒水车、洗扫车、高空喷雾车……行走在郫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类型的环卫车在开展清扫保洁作业。

“近日,天气晴好,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路面灰尘也逐渐增多,防治扬尘污染,道路除尘也必不可少。”区综合执法局环卫中心主任徐文志表示,该局对中信大道、望丛中路等主干道进行全天候洒水降尘和深度保洁,采用机械化+人工的联合作业模式,切实有效提高环境卫生精细化作业质量和水平,实现“路见本色、尘土不扬”。

此外,针对重点区域和天气变化,区综合执法局建立“智能调度+动态响应”机制,当大气监测数值超过预警阈值时,启动“加密洒水模式”;遇到高温天气,雾炮车还会增加“降温抑尘”作业;针对建筑工地周边、商圈等人流车流密集区域,特别安排“定制化作业路线”,确保抑尘效果最大化。

从工地到道路,从源头到末端,区综合执法局以“绣花功夫”织密扬尘防控网,随着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一幅“天更蓝、城更美、民更乐”的生态画卷正在郫都徐徐展开。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科学家精神浸润校园 郫都区多元科普活动厚植创新基因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