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何曼青 文/图在校园里,他是备受尊崇的学者,用渊博学识和独特教学魅力,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浩瀚海洋中探索;在郫都的街头巷尾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5/08/000879.html

等待处理…

王璐: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片丹心为人民

记者 何曼青 文/图

在校园里,他是备受尊崇的学者,用渊博学识和独特教学魅力,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浩瀚海洋中探索;在郫都的街头巷尾,他是尽责担当的人大代表,用心倾听民众心声,为区域发展积极建言。

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同时也是区人大代表的王璐。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在他身上却融合得相得益彰,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坚守、对科研领域的不懈探索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

初心如炬

教育路上的深耕者

数学学院教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黑板上,王璐正开展数学建模授课,“请看这个物流模型,它的核心是动态规划理论……”台下学生的笔尖追随着他的讲解游走,在书本上标注着算法推演的路径。这样的场景,在王璐的课堂上已是常态。

作为国家一流课程及四川省首批高阶课程的负责人,王璐始终坚守2003年执教时“让数学从云端走进生活”的初心。他将“让数学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的理念贯穿教学设计,依托区人大代表的履职实践,把民生热点转化为教学素材。从社区交通路线优化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从人口结构数据建模到基层治理效能分析,王璐总能带着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拆解数学原理,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作为人民教师,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本质上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王璐深谙,教育强国的根基始于每一堂课的深耕,而身为区人大代表,更要以双重使命助力“优教郫都”建设——既是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的引路人,更是区域教育生态的躬耕者。

王璐言出必行,在他的竞赛指导手册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团队的个性化方案,“搜索引擎性能评价建模”等国家级项目的精细打磨,算法逻辑的反复推演,处处彰显专业匠心。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辅导,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中脱颖而出,多次斩获国家一等奖、二等奖等高级别奖项,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科研领域,这位“接地气”的教授同样书写着不凡篇章。“科研根系应当深扎服务区域发展的沃土。”王璐带领团队聚焦郫都产业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动能。通过深耕前沿问题、突破技术瓶颈,王璐的相关成果在学界和行业产生广泛影响,先后荣获四川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实干担当

履职路上的践行者

“这既是组织给予的荣誉勋章,更是需要用行动践行的责任状。”这是2021年王璐刚当选为区人大代表时发出的感慨。在王璐看来,代表履职的生命力源自基层沃土,必须秉持“快干、敢干、实干、会干”的作风,让双脚沾满泥土,让建议饱含民意。“教书育人要走进学生心灵,代表履职更要走进群众心窝。”王璐以此自勉,始终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履职根本。

民有所呼我必回应,民有所想我必反思,民有所需我必作为。担任区人大代表期间,王璐以“脚步丈量民情”为行动准则,坚持深入社区街巷、校园课堂、企业车间开展走访调研。他聚焦教育公平、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群众关切领域,把“听诊器”贴在基层一线,将笔记本写满民生诉求,累计形成十余条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让履职答卷真正写在群众心坎上。

四年代表任期里,王璐连续5次全程参与区人民代表大会,累计参加专题调研等各类人大活动10余次,提交《犀浦中小学建设及周边配套环境升级改造》等5件高质量建议。其中,针对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提出的犀浦中小学建设建议,不仅推动了当地教育基础设施升级,更带动周边人居环境改善,因其“靶向精准、落地性强”的特点,获评郫都区人大代表优秀提案,成为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注脚。

荣誉见证担当,使命催人奋进。2022年、2024年两次获评“履职优秀人大代表”的王璐,正以更炽热的履职情怀投身新征程。“我将持续深化‘学习型履职’,既要当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更要做好群众利益的守护者。”谈及未来,这位躬耕教育二十二载的人大代表目光坚定,他正在酝酿关于教育产教融合的新建议。

当三尺讲台的知识传授与代表履职的民生视角相互赋能,教育便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公式推演,而成为连接个体成长与区域发展的桥梁。王璐始终坚信,只有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化作课堂上的每一次创新、建议中的每一处考量,才能让教育强国的蓝图在具体而微的实践中扎根生长。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成都影视城入驻企业联合出品 喜剧电影《人生开门红》 正热映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