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在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丹豆瓣”)推出了油泼辣子、香辣红油、香辣蘸料和有机郫县豆瓣4款新品,“鲜”“辣”“醇”“香”的口感成为本次展会的“香饽饽”,获得试吃客商的一致好评;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鹃城豆瓣)则以“非遗传承+感官体验”为主题,打造集文化体验、感官互动、商业洽谈于一体的沉浸式展台,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围观、拍照打卡,让客商直观感受郫县豆瓣的独特魅力。
300年光阴酿就的郫县豆瓣,在新时代的洗礼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现代口味的新品,不仅是郫县豆瓣企业以创新姿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尝试,更折射出“郫县豆瓣”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突围之路——从舌尖上的“川菜之魂”,到撬动区域经济的“产业引擎”。
智造双翼
托举 “豆瓣4.0”时代
走进丹丹豆瓣生产基地车间,一幅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的生动画面展开:巨大的晒池整齐排列,缸中红褐色的豆瓣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诱人光泽,浓郁醇厚的酱香扑鼻而来,瞬间勾动味蕾。符合出厂标准的郫县豆瓣通过罐装设备精准注料,瓶身飞速流转,码垛机器人有序码放,高效生产,一气呵成。
“传统工艺是根,现代生产线是翅膀。”公司总经理岳鹏表示,丹丹豆瓣采用了智能化翻晒、成品自动包装、AGV机器人叉车、MES生产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实现绿色智能生产,引领郫县豆瓣生产制造进入“工业4.0”时代,并建立了电子信息技术实时系统,形成分布式多自主智能系统实时信息系统平台。眼下,企业二期工程如火如荼建设中,将继续以高品质郫县豆瓣生产为核心,同时引入先进的川式复合调味料生产线,不断丰富产品矩阵,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探索多元化发展之路。
在郫都区,以丹丹豆瓣为代表的企业正以智能制造赋能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径。
“地理标志不是护身符,而是冲锋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道出“郫县豆瓣”的战略野心。近年来,郫都区推进“飞地种植”——构建郫县豆瓣加工辣椒“种子选育在外地、种苗繁育在当地、种植基地在外地、加工企业在当地”的全产业联盟,实现了原料溯源、品质提升和成本降低,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2024年《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发展促进办法》正式印发,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智改数转,老字号企业纷纷响应,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从原料筛选到装瓶出厂,逐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非遗活化
重构 “味道经济”版图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郫县豆瓣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企业——鹃城豆瓣,依托非遗文化资源将工厂打造为工业旅游目的地,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味道”工业旅游之路。包括文化展厅、阳光晒场、自动化包装车间、郫县豆瓣非遗技艺体验基地、传统晒场、大师工作室、郫县豆瓣文化互动体验区七大核心点位,成为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体验,还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到了郫县豆瓣诞生、发展、传承的历史脉络。
产品创新的不断探索,是鹃城豆瓣重塑焕新的又一重要举措。随着市场对健康、便捷、多样化调味品的需求,零添加调味品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鹃城豆瓣抢抓这一风口,推出零添加系列郫县豆瓣。随后,又陆续推出豆瓣牛肉酱、豆瓣蘸料、干饭酱等多款面向全国白领和学生等年轻群体的即食产品,完成了从“厨房”到“餐桌”的转变,使得消费场景更加丰富。
与冰淇淋、月饼创新融合,跻身甜品赛道;与宽窄巷子跨界联名,与土耳其菜混搭,架起一座座味觉桥梁……鹃城豆瓣从未停止创新脚步。“郫县豆瓣+旅游”“郫县豆瓣+赛事”“郫县豆瓣+文创”等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仅让鹃城豆瓣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和服务,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成为引领行业潮流的重要力量。
从一缸酱到一条链,从一味调料到一种文化……郫县豆瓣的产学研全链发展之路,展现了一个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生动实践。当豆瓣酱遇上科技创新,当老字号链接全球市场,这抹“中国红”正以更鲜活的姿态,重新定义“味道经济”,在世界调味品版图上写下东方味道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