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莉 文/图
近日,杨国福麻辣烫在品牌发展征程上再添高光时刻,一举斩获福布斯中国2025大消费年度价值品牌与沙利文中国2025大消费年度影响力连锁品牌两项殊荣。这不仅是对其品牌综合实力的高度肯定,更是为餐饮行业树立了耀眼标杆,引得无数目光聚焦于此。
在麻辣烫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从街边小店到全球连锁品牌,杨国福麻辣烫在全球近7000家门店飘香,它能脱颖而出,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探寻。
品质初绽 街边小店的创业梦
杨国福麻辣烫的创业故事,起始于一个地下室门店。那时,店内空间局促,环境也并不优越,但创始人杨国福始终将品质视作生命。每天,他都亲自守在炉灶旁,精心炒制底料,专注于每一碗麻辣烫的味道调配。这份对品质的坚守,慢慢点燃了顾客们的认可,口口相传的好评为小店积累起最初的口碑。
2007年,杨国福麻辣烫正式注册品牌,开启品牌化发展之路。彼时,麻辣烫市场鱼龙混杂,产品同质化严重,卫生状况也参差不齐,竞争异常激烈。杨国福深知,若想破局,必须求新求变。
2015年,一次国外考察成为杨国福事业的关键转折点。在国外,先进的食品生产模式和管理理念让他深受震撼。回国后,他果断决定建立属于自己的工厂,为品牌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而工厂的选址,他坚定地选择了郫县豆瓣的故乡——郫都。“郫都有着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食材资源,这里是我们品牌发展的理想之地。”杨国福回忆道。
郫都“智”造 撑起品质“脊梁”
2018年,一座按欧盟BRC标准建造的“食品工业4.0样板间”在郫都惊艳亮相,这便是杨国福的智能工厂。踏入工厂,现代化科技气息扑面而来。从底料炒制到产品装箱,一袋袋火锅底料在机械手的精准操控下,有条不紊地完成生产流程,整个生产线实现了从配料、投料到装箱的高度自动化。
“过去,传统调味品生产给人的印象多是脏乱差,我们决心改变这一局面。”杨国福介绍道,“我们引入了德国Solide的风送系统,投料站投料后,后续流程基本无需人工过多干预。而且,整个生产车间的空气洁净度高达30万级,物料接触的空气和管道壁均经过严格杀菌处理,设备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全部采用316L耐腐蚀不锈钢。”
杨国福集团品控总监舒国芳也表示,“这样的生产环境,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且风味始终如一。”
在食品研发生产基地,藏着杨国福麻辣烫鲜香的秘密。每一次调料配比,都要经过实验室仪器的严苛检测。“我们运用科学量化手段,精准把控麻、辣、咸度,保证每一份产品在门店呈现出的口感完全一致。”舒国芳介绍,“就像这台水解仪,它能对油脂中的脂肪酸进行水解,提取出我们需要的脂肪酸序列,以此来监测和调整产品风味。”
正是凭借“郫都智造”,杨国福麻辣烫实现了从传统小吃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蜕变,为品牌全球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球连锁
“中国味道”香飘万里
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稳定的产品品质,成为杨国福集团进军全球市场的坚实后盾。2024年,杨国福麻辣烫新开超1000家六代门店,同时官宣李雪琴为首位代言人,品牌战略全面升级,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如今,杨国福麻辣烫的门店遍布全球25个国家,海外门店数量持续增长。在新加坡、日本、德国等国家,杨国福麻辣烫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在德国,我们门店的客单价是麦当劳的2.5倍,很多年轻人都排队来品尝。”杨国福自豪地说,“我们的六代店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借助文化的力量,让杨国福品牌走向世界。”
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六代店的翻新工作稳步推进,1300家已完成翻新,计划2025年完成80%的翻新目标。此外,一期工厂产能仅利用了一半,二期工厂也即将在郫都开工建设。“我们今年零售产品的目标是3亿元,目前有80多个品类,每年还会新增上百个新品。”杨国福介绍,“2025年5月,我们将在工厂对面开工建设二期工厂,为未来2万家甚至更多门店的发展做准备,也为零售产品的拓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从街边小店到全球餐饮连锁巨头,杨国福麻辣烫用21年书写了逆袭传奇。它是“中国智造”的生动范例,也是郫都美食产业蓬勃发展的精彩缩影。未来,杨国福集团将继续扎根郫都,不断创新,让这碗饱含中国味道的麻辣烫,征服更多人的味蕾,飘香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