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林颖 文/图
芳菲四月,尽管樱花、桃花、油菜花等已谢幕,但郫都街头巷尾仍然有春天的来信化作斑斓的调色盘,在街巷里弄间泼洒诗意。
在红光街道广场路、河滨街,郫筒街道菠萝街、德源街道康乐大道等地,近日已是春日里的“金色世界”。虬劲的枝干撑起层层叠叠的金色穹顶,晨光穿透薄如蝉翼的花瓣,在林荫绿道投下细碎的光斑,整条街道仿佛流淌着液态的黄金。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好似风铃在风中发出声响,也为城市增添几分灵动与俏皮。穿行其间的市民们,或驻足仰望花影婆娑,或俯身拾取飘落的金色信笺,快门声与欢笑声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云雀。
在团结街道海蒂花园,静默的雪色童话正在上演。雪柳在曲径通幽处垂下银丝万缕,细碎白花如同缀满星辰的银河。木绣球簇拥成团,从翡翠般的叶浪中探出浑圆的花冠,宛如春神遗落的珍珠。新雪初霁般的纯白花瓣层层叠叠,透着一种清新雅致的美。在园艺师精心修剪的枝条间,蜜蜂穿梭其中,编织着甜蜜的经纬。
而在石牛公园的杜鹃园里,假山与回廊之间,望帝杜宇衔来的“火种”——杜鹃,已如流动的云霞逐渐铺满公园的每处角落。或赤红或烟紫或粉红,与公园里或放声高歌或静眠打盹的老者共同谱写春日的美好。大街小巷处,电子屏的蓝光与霓虹浸在花影里,公交站台的玻璃映着层层叠叠的春色,候车人衣角沾着花瓣,共同见证着这座城市“鹃城”的美名。
这些自然造物与城市空间的精妙对话,恰似郫都写给春天的十四行诗,让每条街道都成为流动的植物园。当自然之美浸润钢筋水泥的缝隙,当赏花成为市民的生活仪式,那些被镜头定格的瞬间,那些朋友圈流转的九宫格,都在诉说着一个现代都市对诗意的永恒追寻。郫都的街巷里,每个春天都在续写新的花间集,等待有心人驻足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