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钰 文/图
在郫筒街道书院社区,居民李享策最近发现,家门口的银行变得不一样了。以往只是办理金融业务的地方,如今多了一块“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的牌子。在这里,他不仅能咨询社区政策,还能和邻居们下棋聊天。“就像多了个‘共享客厅’。”李享策笑着说。
共建:社企互助,打造“共享客厅”
走进兴业银行中信未来城社区支行,过去人们印象中冷冰冰的业务大厅如今变得热闹非凡。营业厅内一边是便民服务咨询点,工作人员正耐心解答居民的社保问题;另一侧是共享休闲区,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或是听听防金融诈骗的小课堂,或是下象棋。“以前办完业务就走,现在总想多待会儿。”居民李享策告诉记者,这里成了他和老伙计们的“新据点”。
这一变化源于书院社区推出的“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项目。社区联合辖区银行、企业,将商业空间改造成“社区共享客厅”,集成便民咨询、便民工具借用、手机操作指导等多项服务,还定期举办金融沙龙、亲子工坊等活动。
“作为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和社区合伙人,我行一直主动参与社区的各项公益宣传活动,积极融入社区发展治理。”兴业银行中信未来城社区支行行长杨菲表示,该小站的建立,将社区服务搬进了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满足居民更多非金融服务的需求。目前,小站主要针对居民关注的热点内容进行帮助指导,并链接社区相关板块负责人跟进,“日均服务超100人次,居民路过就能歇脚、办事。”
共治:服务延伸,居民有“意外收获”
今年50多岁的赫香玲是“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的常客。一次,她到四川天府银行郫都支行取钱,偶然发现这里还能查询许多便民政策,如医保缴纳、流动党员报到指南、退役军人困难帮扶申请政策等。“工作人员特别耐心,帮我弄懂了异地医保报销的流程。”赫香玲说,以前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至少要15分钟,现在步行8分钟就能解决,“连雨伞、老花镜都能免费借用。”
四川天府银行郫都支行的“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更是贴心地为户外劳动者设置了“歇脚点”,提供热水、充电器和便民工具箱。四川天府银行郫都支行行长助理李佳格说,“我们希望银行不仅是金融机构,更是社区的一分子。”
共享:从“单向服务”到“共享共生”
“‘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是通过社企多元共建模式,将便民服务、公益活动和邻里社交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郫筒街道书院社区党委委员侯绍鸿介绍,目前辖区已有3家银行加入了小站,通过“空间+服务+社群”三维运营模式,链接起辖区企业、商户和志愿者资源。例如,兴业银行推出“安愉学堂”教老人防诈骗,天府银行每月举办“便民服务日”提供理发、义诊,民生银行设置便民饮水机免费为市民提供热水服务等。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随着“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的深入推行,也让社区公共服务效率提升了30%,惠及辖区4万多居民。侯绍鸿表示,未来,以“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为坐标的便民指示牌将遍布社区,同时将把更多超市、药店纳入“书院家·益邻互助小站”,居民步行15分钟内即可享受政务、公益、社交等一站式服务,真正让社区治理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