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钰
下午5点,郫筒街道蜀都新经济大厦的直播间里,电商主播杨涵曦刚结束8小时的直播。“今天卖了11万元的牛油果!”她一边收拾设备一边笑着说。杨涵曦的直播间所在地是一家名为四川春田纪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年前该公司落户蜀都新经济大厦。
“今年3月,我们的蓝莓直播销售额破亿元了!这离不开郫筒街道的支持,蜀都新经济大厦提供前2个月免租金政策,郫都区还给予我们电商企业0.2元/单的物流补贴……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扎根郫都的信心更足了。” 该公司负责人蒋凯的兴奋,折射出郫筒街道2025年经济图景的一角——产业与民生交织,创新与温度并存。
楼宇里的“垂直革命” 小空间撬动大产业
走进位于绿地盈创国际B座的成都智创科技公司研发室,一群工程师正围坐一起对公司现有的射频前端模块、短波接收机、微波接收机等进行研发讨论。“我们的产品属于精密加工,去年产值刚突破8000万元。”成都厉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智强坦言,选择郫筒,是因为这里“楼宇经济”的独特生态。
“招工问题解决了吗?现在企业发展还存在什么困难吗?”一边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边问需企业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强后续跟踪服务,今年初,为推动楼宇经济发展郫筒街道不遗余力。郫筒街道党工委书记杜攀带队走进成都厉行科技有限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把街道工作进度告诉企业负责人黄智强,“针对企业反映写字楼中央空调开放时间的问题,我们楼宇专员已在和物业公司跟进。”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让成都厉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智强坚定了在郫都发展的信心,“企业、商家更多的是忙着抓发展,往往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不同类型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并不一定很了解。街道的走访、问需、送政策上门解决了我们许多问题。”
目前,类似成都厉行科技有限公司这样落户郫筒街道绿地盈创楼宇的企业,已有100余家,各类从业人员超2000人,已然成为郫都区楼宇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郫筒街道党工委书记杜攀介绍,2025年街道瞄准“建强现代产业体系,激发区域创新活力,打造宜居宜业活力郫筒”的发展定位,以“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为双轮驱动,盘活时代豪庭、中铁世纪中心等楼宇闲置空间,推动金融、信息、人力资源、工程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入驻,构建2.5特色产业楼宇空间。以蜀都新经济大厦为例,这座15层的建筑已聚集3家电商企业,正逐步形成“直播带货——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闭环。
为吸引企业,郫筒街道还推出许多普惠性政策:链接写字楼对新入驻企业提供部分免租服务、对产业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等。“仅一季度,我们就新增市场主体2000家。”杜攀说,2025年街道将持续深化落实企业服务专员和项目服务专员制度,通过常态走访、企业座谈等方式主动做好企业问题诉求收集解决,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助力企业融资,推动项目准入“一站式”服务,努力缩短行政审批流程,为企业“保姆式服务”、和企业“陪伴式成长”,力争今年全街道新增市场主体8000家以上,新增入库企业10家以上。
舌尖上的“烟火经济” “两圈一坊”变身新IP
傍晚6点,卤味坊特色街区飘来阵阵香气。在“鹃兴茶社”摊位前,老板万薇忙得脚不沾地,“街道改造后,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周末晴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百杯盖碗茶。”
“过去,这里空间狭小、基础设施破旧,环境卫生也不好,居民多有抱怨。”郫筒街道石牛社区党委书记袁勇表示,老街区更新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考验的是发展跟治理的双重智慧。
“老街更新不是大拆大建,不能孤立为之。既要解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也要完善公共服务、盘活闲置资源、融入历史人文。”在杜攀看来,卤味坊特色街区的改造以“烟火气”“民俗文化”为关键词,市民在穿街走巷间,可以近距离观赏布制窗棚、砖石街道、年代感路牌等,感受那份独特的休闲意趣,“未来,这里不仅能成为影视剧的取景地,更是郫都夜游、夜宴、夜晚的打卡地。”
如何既要让消费有“流量”又要有“留量”?2025年,郫筒街道还将加快推动蜀都万达、龙湖成都蜀新天街两个商圈提档升级,激发消费活力。以今年清明小长假为例,两个商圈以及成都佛罗小镇等相继推出“品牌换新季”“万宠节”“春意换新季”等系列主题促销活动,实现销售额(含营业额)约1.1亿元,累计吸引客流量94.2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约33.8%、54.4%。
值得一提的是,郫筒街道还深挖“郫筒”文化内涵,打造望丛“花朝节”、双柏“国际友邻节”等地域特色的消费品牌。同时,积极拓展社区消费新场景,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完善社区合伙人,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就餐、便民生活服务等普惠性消费业态,推进辖区内全部城市社区打造成都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
“以前逛街只能去市中心,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汉服巡游、非遗手作,孙子每次都舍不得走。”家住望丛社区的退休教师刘芳说道。
安置房里的“新生活” 从“忧居”到“优居”
在沱江水恋三期安置房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57岁的拆迁户李林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进度:“听说三室两厅带电梯,比老房子强多了!”
而在3公里外的天山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看着改造后的效果图:灰色的外墙粉刷一新、智能门禁系统安装到位、新划的停车位整齐排列,73岁的独居老人陈桂芳很满意,但最让她期盼的还是即将加装的电梯,“以前生病不敢轻易下楼,未来电梯装好后,我也随时能去社区食堂吃饭,还可以让子女从网上预订让食堂送饭上门,日子真是越过越幸福!”
“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用‘绣花功夫’解决百姓痛点。”杜攀表示,城市风貌与宜居宜业环境,同样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今年郫筒街道将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计划改造5个老旧小区,加装60台电梯,打通多条“断头路”,缓解交通拥堵。同时,加快推进实施顺文路、北部新城学校配套道路等交通路网项目建设,力争年内打通保利熙园北侧道路、沱江水恋南侧道路、新南街南延线等多条断头路,全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夜幕降临,郫筒街道的楼宇灯火通明,商圈人流如织,沱江绿道上散步的居民悠然自得。在这里,高质量发展的宏图正转化为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场景:企业家的信心、创业者的激情、老街坊的笑脸,共同勾勒出一座活力新城的民生底色。
“所有经济数据,最终都要体现在人的获得感上。”杜攀的这句话,或是郫筒街道2025年最好的注脚。当产业升级与城市温度同频共振,郫筒街道这座城市的进阶之路,正因“人”的故事而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