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钰
3月的郫都,盎然春意与消费热潮同步涌动。前不久,随着郫都区2025春糖季展城融合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外食品博览会举行,“郫都造”新品展示、“春日赏花”旅游路线推广、美食地图发布、核心商圈推介……一个个消费新场景正不断重塑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能,为郫都经济注入“新”热度。
“沉浸场景”赋能体验消费
眼下,脱口秀、舞台剧持续升温,急救培训、AI课程、厨艺缝纫等“社区夜校”成上班族新宠……人们更愿意为身心体验花钱、向悦己健康付费、给兴趣爱好买单,正是体验消费兴起的生动写照。
在郫都区,为满足市民对多元化文化体验日益增长的需求,犀浦街道犀和社区尝试引入优质相声资源,设置“嘻贰叁剧场”,让普通市民也能家门口畅享传统文化。
“许多社区年轻人约着来我们剧场看相声表演,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犀和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道,随着消费多元化,我们也琢磨把一些优质相声产品搬到咱们家门口,让郫都市民不用去奔波,就能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这种全民能参与的欢乐,是我们最想带来的一些文化体验。”
剧场之外,郫都区不少街道、镇的社区夜校也正以创新课程矩阵重构夜间消费图景。位于郫筒街道绿地缤纷城写字楼的双柏社区夜校,2025年春季班课程一上线,很多热门课程几秒内就名额全满,覆盖生活美学、艺术入门、非遗传承、健康养生、职业技能等多个领域。
“今年社区夜校的课程依然很抢手,也很丰富,我第一时间报了两门课程,一门和兴趣有关,另外一门和职业技能有关。”双柏社区居民许女士说,上课的地点离家很近,下班后去上课,也是一种打开夜生活的特别方式。
季节限定带动赏花经济
春意盎然,繁花似锦,随着各类鲜花次第绽放,在郫都区,“赏花+”新业态不断上新,也不断丰富着市民游客消费场景体验。
前不久,随着“这菜是春天”第三届油菜花节在蝴蝶村开幕,花香与书香、咖啡香、美食香相互交融,将文、商、旅、绿等多种元素有机融合,打造集美食、文创、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市集,让市民游客在花海中感受春天的诗意与浪漫。
除了油菜花,春天也是一年中的最佳赏樱季。在唐昌镇先锋村的樱花田里,由周边市民自发组建的约拍团队,依托郫都乡村田园独特景观,通过社交平台接单,将传统赏花游升级为沉浸式影像社交体验,缔造出“一树樱花百种拍法”的消费新图景。
约拍摄影师团子表示,来自本土的约拍团队熟悉当地每个角落的光影变化,这是外地商业团队做不到的。“当我拿起相机,按下快门,那一刻的光影和构图能呈现出被拍摄者最生动的一面。”
在团子看来,年轻消费者愈发注重个性化和体验感,相较于流水线式的游客打卡照,选择她的客户愿意为团队特色化的妆造、拍摄引导方式和修图思路买单。
舌尖经济让“郫都味道”飘香
在郫都区太清美食街,印象泰和园的“豆瓣宴”用18道创意菜讲述郫县豆瓣300多年历史;在德源街道东林村,连央视都关注的“蒜乡”,也因为吸引了众多“兴农人”的加入,让这里飘出了更多“蒜香”;当然,还有成都科幻馆宛如一艘星际飞船漂浮在人世间,成为科幻迷的打卡地;此外,还有最能勾起人们记忆的红星饭店“杀猪宴”,不仅有的吃,还有许多餐饮店的美食文创,让“吃下美食带走艺术品”照进老餮们的生活……
如今,“郫都味道”已形成从田间到舌尖、从技艺到艺术的完整产业链,郫都区也用“无界融合”重新定义消费内涵。这里,科技与人文碰撞出体验升级,传统与现代交融催生价值裂变,城市与乡村联动激活全域动能。
在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征程中,郫都区正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答案。当“郫都模式”逐渐清晰,这座城市的未来图景也愈发令人期待——在这里,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体验都在编织人与城共同生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