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林颖
近日,在春暖花开之际,三道堰镇三堰村一处远离城市喧嚣、充满艺术气息的静谧之地——317田园艺术公社正式开门迎客。这里不仅是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更是艺术与生活的诗意栖居,为游客提供了让心灵回归宁静与自由的好去处。
田园诗画中的诗意栖居
清晨,当阳光洒满317田园艺术公社,游客们可以在油菜花田和稻田间漫步,看蝴蝶与蜜蜂在花间穿梭,聆听稻穗的轻声细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有机农场里蔬菜瓜果饱满成熟,游客可亲自采摘,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乐趣;更有动物园区孔雀、羊驼等,等待着小朋友们前来互动接触,开心游玩。
午后,游客们可以走进油菜花海里被纱幔围绕的休憩地,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亦或是坐在艺术中心的露台边,与三五好友静坐烹茶。也可以选择走进美术馆内,赏油画、观蝴蝶标本,在生态窗细观昆虫,或者欣赏定期展出的不同主题的艺术作品,与艺术家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傍晚时分,则可以选择围坐在火塘旁,体验一把火塘煮茶的乐趣,用稻草环绕装饰的“水吧台”还原出质朴的乡村韵味,让游客们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川西坝坝茶中。在这里,他们可以边品味茶香边欣赏川西传统文化表演,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而到了夜晚,游客们还可以在露营区赏星观月,入住环境优美的民宿,享受在大自然里安然入睡的惬意时光。
自317田园艺术公社正式营业以来,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李女士表示:“我之前来过,体验感很好,今天专程带朋友来感受一下郫都的田园慢生活。”游客郑女士也称赞道:“整体风格很有格调,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聚会、喝茶或者拍照都很不错。”
从晨曦到星夜、从艺术到自然、从静谧到喧嚣,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度过一个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一天。
一二三产融合的特色农业之路
317田园艺术公社不仅在环境上打造了一处诗意的栖居地,更在农业上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之路。公社深耕农业,凭借专业微生物技术,耗时三年改良了370多亩土地,成功拿下有机转换等认证,获评成都市农业龙头企业。如今,公社内生态大米、蔬菜、禽蛋等农产品均产自有农场,从源头确保绿色、优质。
在这里,农林废弃物被制成有机肥滋养农田,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高维塘养鱼系统运用微生物调水技术,实现了台湾海峡海水鱼淡水养殖,搭配日月潭红鲤鱼,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同时,鱼粪也被有效利用制成鱼蛋白肥,回归农田形成自然循环。这样的生态循环体系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避免了农田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除了循环农业的魅力外,317田园艺术公社还计划将艺术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计划每年不同季节,打造连片大地景观吸引游客前来,并结合不同时节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油菜花风筝节、稻田稻草人艺术节、稻田音乐会等。同时,还将策划不同的艺术展览和艺术活动,让乡村艺术气息弥漫,吸引众多年轻人和市民前来,也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317田园艺术公社总经理殷志鹏说。
317田园艺术公社的野心不止于成为周末游目的地,更试图重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在这里,稻田是画布,农具是画笔,游客既是旁观者也是创作者。当成都人驱车逃离都市,郫都人漫步归乡,这片土地正用艺术与田园的共生语言,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