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邓虹
在郫都,产业发展的浪潮与规划资源变革的脉动同频共振,已成为这座未来城市的重要支撑。规划资源如何助力产业发展,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郫都区聚焦园区企业发展需求,创新优化土地规划核实验收及不动产登记流程,推动园区项目高效落地投产、健康运营,持续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服务做“加法” 审批做“减法”
“企业遇到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没有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3月12日,在位于德源街道成都佳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佩科技)的新建厂房内,区规自局行政审批科的工作人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通过上门问需问策,确保工业企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记者在现场看到,厂房建设已全面完工,生产设备正陆续进场安装调试,预计于5月正式投产。佳佩科技落户郫都3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现代化农业设施、园林设施、养殖设施的研发、生产、施工、推广,以及农业技术开发应用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公司原址位于成都现代工业港,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张和产量需求的上升,现有的厂房面积已不足以支撑日益增长的生产任务。
“以前办理土地规划核实验收和不动产登记需要跑多个部门,耗时较长。现在通过区规自局的优化服务,我们一次性提交材料,很快就办完了所有手续,效率非常高。”佳佩科技负责人谢俊对区规自局的高效服务赞不绝口。看着新设备陆续进场,他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至5亿元。”
规范高效的办事流程为企业“抢下时间”,“现场办公、现场落实”的服务方式更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工业企业不像房地产行业有专职人员报规报建,为此区规自局安排专人对接,指导企业准备材料,并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审批进度。”区规自局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唐世堃介绍,按照“能简尽简”原则,区规自局加强与区住建局、国动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的合作,全面检视规划土地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办理材料,可以部门共享的不再找企业收取,在前端环节已经收取的不再找企业收取,大幅精简申请材料,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梳减并提优”五招联动 助力园区企业高效落地
“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这事正常情况下两个月都不一定办得下来,没想到郫都区‘规自速度’这么快。”……采访中,企业一句句点赞,满是认可。而这背后的秘诀便是区规自局推出的“梳减并提优”五个实招服务园区企业。
何谓“梳减并提优”?区规自局行政审批科科长谢启文表示,“‘梳’问题:靶向破解难点堵点;‘减’要件:材料共享‘能简尽简’;‘并’事项:推行‘验登合一’集成服务;‘提’速度:全流程时限再压缩;‘优’服务:全周期护航项目建设。”
据透露,为全面实施“验登合一”改革,区规自局将联合区住建局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通过内部流转、并联审核,实现并联竣工验收与不动产登记“一窗通办”,有效破解传统流程中多环节割裂、企业来回跑路的难题。
主动作为,谋定而后动;建章立制,方能行稳致远。郫都通过“梳减并提优”五招联动,已助力多家园区企业高效完成验收及产权登记,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聚焦“立园满园”行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近年来,郫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助力园区工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持续聚焦审批流程优化,大力推进拿地即开工等有关工作,做园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高新——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园科创中心(以下简称“高郫产业园科创中心”),多家企业紧锣密鼓地进行厂房、办公楼装修;另一边,刚刚投产的成都博视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视达科技”)正开足马力投入生产,处处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入驻园区后,我们就迅速开工,全力推进研发、生产工作。”博视达科技公司销售总监王志伟介绍,企业计划全年产值1亿元以上,第一季度已经拿到面板行业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取得了“开门红”。
博视达科技的投产,只是高郫产业园科创中心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位于红展西路与数码三路交汇处的科创中心,定位为集研发、中试、生产、配套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为契合能源电子企业发展需求,园区建设了7栋布局科学的标准厂房,全方位满足生产、研发、办公等需求。
“立园满园”离不开完善的园区配套服务。“非常感谢区规自局的全程指导和帮助,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高郫产业园科创中心产业培育部部长张仕敏感慨道,以往从项目完工到竣工备案要四五个月,优质的园区配套服务,让项目从开工到顺利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及不动产权证的时间得到空前压缩,为项目招引争取了宝贵时间。目前,高郫产业园科创中心已入驻成都博事达科技、中加微视等一批产业化项目,企业入驻率达30%。
向新聚能、攀高跃升,高郫产业园科创中心发展势头强劲,一批批高新技术企业纷至沓来,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