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钰 文/图
在红光街道金仪社区,一场关于老旧院落的“焕新记”正在悄然上演。曾经的无围墙、无门岗、无安保、无业委会的“四无”老旧小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居民们口中的“幸福港湾”。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金仪社区不仅让老旧的安置小区焕发新生,更让居民们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问计于民 “边角地”变身“运动角”
金仪社区安置小区常住人口1.6万余人,其中“一老一小”占比大,基础设施老旧破损,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一度大打折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金仪社区以居民的健身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微更新、微场景营造,将小区里的“边角地”打造成了3处独具特色的“运动角”。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电瓶车乱停乱放,现在好了,有了健身器材,还能带孩子来玩,真是方便又舒心!”居民王阿姨笑着说道。“运动角”不仅配备了太空漫步机、扭腰器等健身器材,还通过墙面美化、景观花台更新,营造了全龄友好的健康运动氛围。曾经的“脏破旧”变成了“新美净”,居民们的抱怨少了,笑声多了。
老旧小区的改造,离不开居民的参与。金仪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先后收集了50多条建议,并将这些“金点子”融入改造方案。社区党员、自组织和居民骨干深入小区,了解改造难点,开展协商议事,确保每一个改造细节都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我们不仅听居民的意见,还积极挖掘小区里的‘能人’,建立社群和自组织,拓宽治理思路。”金仪社区一工作人员介绍道,通过“筹工筹劳、齐心协力”的方式,居民们自发清理杂物、平整地面,为“运动角”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改造完成后,居民们还自发制作了公约制度牌,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小区自治中。
金仪社区的改造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升级,更是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在“运动角”的打造过程中,社区还引入了周边高校志愿者力量,联合居民开展墙面、地面美化行动,绘制了统一的墙画与标识,融入了健康运动、全龄友好等元素,让小区环境实现了“一键美颜”。
街区集市“逆龄”蝶变 年味浓情更浓
除了老旧院落的改造,金仪社区还在街区集市的氛围营造上下足了功夫。2025年1月,社区“金”夜有好“市”街区集市自组织自发整合资源,联动多元力量,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氛围营造活动。
高校青年志愿者们用妙笔绘风景,让原本暗淡的墙面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独特的光影装置将街区装点得美轮美奂,吸引了众多居民和学子驻足观赏。街区自组织成员还通过挂灯笼、悬彩灯的方式,为街区穿上了节日盛装,增添了浓浓的睦邻温情。
“这些灯光装饰一亮,新年的氛围一下就有了,街区变漂亮的同时,大家心里也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过往居民们纷纷点赞。街区集市的热闹与喜庆,不仅展现了商居共融的和谐,也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
金仪社区的改造和治理,不仅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更让居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以前觉得社区的事是‘他们’的事,现在觉得是‘我们’的事。”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感慨道。
从最初的几人参与,到如今的几十人、上百人,居民的自治意识得到了极大地激发与提升。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办,当前,金仪社区正以共同缔造的方式,建设一个“文明、幸福、团结、友爱”的新时代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