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郭芯屹“快来快来,成都的医生来了,赶快过来。”上午9时,郫都区唐昌镇居民曾婆婆招呼着自己的邻居,“你前几天不是说眼睛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2/10/000588.html

等待处理…

万名医护走基层 新春送医暖民心

记者 郭芯屹

“快来快来,成都的医生来了,赶快过来。”上午9时,郫都区唐昌镇居民曾婆婆招呼着自己的邻居,“你前几天不是说眼睛不好吗,正好找成都的专家看一下。”2月8日,2025“万名医护走基层·新春健康送下乡”活动最后一站来到郫都区唐昌镇。来自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以及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的40余名专家坐诊大莹广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健康义诊服务。

“健康年货”很贴心

从“治病”到“防未病”

上午9点30分,大莹广场已是人头攒动。专家们陆续来到现场,为义诊做准备,各医院专家按照科室划分坐在了一起。医生们耐心倾听居民们的健康诉求,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健康指导。“爷爷你这个病不用去成都,区二医院找这位医生就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刘鑫东一边给患者说着病情,一边用手拍了拍旁边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税文军的手臂。“我觉得这样安排座位很好,方便我们上下级医院交流,患者就近能解决的问题就就近解决,比较棘手的,我们现场就能探讨方案。”刘鑫东说。

看诊间隙,市、区两级医疗机构的医生们自然地交流了起来。“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样的义诊真的很受基层群众欢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熊诗强告诉记者,尽管近几年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在下沉,但城乡差距仍是存在的,“在每次的健康下乡活动中,都有患者给我说,希望我们多来几次,活动再多搞几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继续开展,让老百姓受益,也能帮助我们基层医生提升能力。”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范忠林表示,成都的医生到镇上来义诊,对老百姓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家门口享受“专家号”。

“专家大老远来这里,指导我怎么吃药,怎么做康复保健操,写得清清楚楚,教得明明白白,太贴心了!”“很开心刚刚在医生带领下学会了颈椎保健操。过去找专家看病要坐车进城,现在医生到家门口教防病,这才是咱需要的‘新年货’!”现场村民纷纷表示。

“市区联动”新模式

守护健康“不打烊”

随着义诊活动正式开始,在附近赶场的村民们开始陆续聚到义诊台前。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将急救培训用的假人模具搬到了现场,借着义诊的机会做起了培训。不少市民举起手机录起了教学视频,也有人听完讲解后直接上手开始了实操。“今天来得值,又看了病,又学了救命的知识,以后遇到突发情况,我知道该怎么应急了。”刚完成一轮实操的吴阿姨说道。

记者了解到,对于基层患者来说,康复医疗的需求量相对较大,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任驰在十几分钟内就看了好几位患者,“在基层,很多人会有腰、肩膀不舒服的情况,还有些患者可能有明显的骨质疏松,义诊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大家早发现早治疗。”任驰表示,在疾病早期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生病了,当感觉不对再到医院,病情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通过基层义诊,医生能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让其尽早治疗。

“近年来,通过资源共享、专家下沉等方式,成都市、郫都区两级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起市县医疗联动新模式,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实现健康服务‘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郫都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万名医护走基层·新春健康送下乡”活动就是成都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缩影,全市三级医院专家到基层送健康,让更多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名医和专家的诊治和指导。同时,郫都区卫健局也将通过医共体与市级专家联动,确保村落急重症患者绿色转诊通道24小时畅通。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点赞 郫都医生春节在高铁上连救两人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