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何曼青 文/图日前,郫都“三农”领域传来喜讯——汉姜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成功获评市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蜀都乡村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5-02/10/000584.html

等待处理…

郫都“三农”工作捷报频传 人勤春早乡村振兴蹄疾步稳

记者 何曼青 文/图

日前,郫都“三农”领域传来喜讯——汉姜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成功获评市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蜀都乡村振兴公司联合研发的马铃薯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登记。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郫都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擘画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蓝图,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

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助力“天府粮仓”建设

立春后,郫都的乡村田野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万物竞相生长。走进汉姜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这里烘干中心、农机库、育秧播种车间、育秧工厂一应俱全,覆盖了从育秧到耕种、收割、粮食烘干的农事服务全过程。

粮食烘干中心里的设备显得尤为高大,矗立着三台大型作物烘干机以及多组粮食仓库,可提供就近所需的烘干服务和收储服务等。同时,还引入了全自动化大米加工生产线,实现从水稻脱壳到大米精加工、再到成品包装的全链条服务。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高效迈进。据了解,汉姜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围绕“粮油生产、设施先进、产业链条完整、综合效益良好”的目标进行建设,将满足周边2000亩水稻育秧粮油作物的烘干、仓储与加工等需求,进一步提高水稻、小麦产后质量,打造郫都区粮油生产先行样板。

“整个服务中心占地面积达11亩,配备了烘干设备、育秧流水线以及所需的配套场地,解决了农机停放、水稻集约化育秧、粮食烘干、收储、农产品购销等薄弱问题。”成都市鹃农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鹃农公司)负责人雷越堃介绍道,“服务中心每24小时可烘干65吨谷物,且具备长期储存600吨谷物的仓储能力,中心系统高效的农机装备不仅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增加了生产效益。”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郫都区积极布局建设育秧、烘干、仓储、冷链等配套设施,随着这些配套设施的相继落地,农业生产服务链条日益完善,为郫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加力。

试种彩色马铃薯

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薯”光

近年来,郫都不断探索实践,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越来越多的“土特产”融入市场、摆上餐桌,结出了助农增收“金果果”,绘就了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日,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公告,蜀都乡村振兴公司联合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申报的马铃薯新品种——蜀彩芋1号获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马铃薯(2024)510126,该品种适宜在西南混作区四川平坝、丘陵山区及高原的冬春季种植,具有结薯集中、产量高的特点。

“马铃薯作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产业,长期以来仍存在发展瓶颈,品种竞争同质化、价格波动大。”鹃农公司生产种植部工作人员朱晓菲介绍道,为打破产业发展瓶颈,郫都开展了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其中发展彩色马铃薯品种是重要攻关目标。

据了解,蜀彩芋1号呈红皮红肉,薯肉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高抗马铃薯花叶和卷叶病毒病,第1生长周期亩产2094.9千克,第2生长周期亩产2511.1千克,目前已在汉姜村试种0.5亩。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选育适合郫都区种植和市场需求的马铃薯品种,包括但不局限于蜀彩芋1号。通过引进和培育高产、抗病、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朱晓菲表示,同时,将向马铃薯深加工领域拓展,生产马铃薯片、薯条、全粉等加工产品,并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小土豆”逐步成为推动郫都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影旅融合新赛道迎来“开门红”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