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芮 文/图
白墙黛瓦,明净秀丽,整田改院提升村容村貌;打造“云享农场”盘活“闲置空地”;众人围坐,群策群力,探讨人居环境治理金点子……在郫都区,每个村的乡村治理各有妙招。
2023年,郫都区先后启动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和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年行动,转眼时间过半,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日子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一场乡村的美丽变化正在郫都上演。
步入红光街道白云村,只见乡村道路既干净又宽敞,菜园分布错落美观,勾勒出一幅独特的田园景致。这是红光街道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白云村村委会将安置小区仁园周边与村集体土地不连片的8亩低效苗木腾退土地及农户零星捡种地块进行有机整合,打造“云享农场”,村民也实现了推窗见菜园、出门见绿树、关门有芳香的美好愿景。
安德街道金柏村通过多次召开坝坝会的方式,邀请村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形成了多项村民自治制度,如实行积分管理,对表现突出、贡献卓越的村民给予荣誉、物质奖励,激发村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设立“红黑榜”,通过“比晒”激励,提升村民道德素养……
在郫筒街道景岗村,村集体通过自筹资金40余万元,对全村10个垃圾回收点位进行升级改造,设置了10个标准化投放点并更换分类箱;红光街道宋家林村把修路列上了“为群众办实事”议程,打通了村里的断头路,让宽敞平坦的村道连到家家户户;红光街道渔塘坎村以墙绘为切入口,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小区环境美化工作,老旧院落焕发新生机……村景展新颜,新风扑面来,一幅蜀风雅韵的和美乡村动人画卷正缓缓铺展。
2024年,郫都区加力推进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完成了3个集中安置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青杠树、秦家庙等10个景观节点,新团路改造提升等26个项目建成投运。修建新型社区14个,新(改)建农村公路37.2公里、自来水管道超30公里,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持续保持100%,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4个、重点村3个,唐昌镇纳入省级“千年古镇”地名保护名录,123氧气花园等3个项目荣获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消费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