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曼青 文/图
为切实给基层减负,郫都区针对基层治理中相同数据不同口径多头报送导致基层人员重复采集、反复录入,数据分散、数据缺失、数据陈旧导致多个平台数据不一致等痛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通过应用“报表通”系统,以基层表单填报为切入口,简化流程、创新路径,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应优尽优
把表格“统”起来
基层工作繁杂琐碎,而报表正是其中令人头疼的一项工作,大量的重复填报让社区工作人员成为“表哥”“表姐”。近日,郫筒街道书院社区工作人员吴俊姝却感到格外轻松,“今年是我在基层工作的第5年,以往由于表格填报数据繁杂,无法做到快速、准确登记。而现在我们可以精准地了解到需要填报哪些内容,极大地减轻了基层工作的负担。”让吴俊姝减负的,正是郫都区正在积极推广的“报表通”系统。
与吴俊姝感受一样的,还有区综合执法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周光胜,他表示,“以前每个月都会面对很多已经填报过的报表,一份‘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台账就需要填报好几个格式。”而重复填报、反复填报的原因之一,就是同一报表需要根据不同部门要求进行微调,通过不同报送途径进行多头报送,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
聚焦智慧赋能数据归集,区城运中心组建“报表通”推广应用和数据回流基层攻坚小组,完成“报表通”系统建设,优化简化报表配置、任务转派、数据查询等功能设置,丰富完善主题分类、表单组件、统计分析等常用工具;同时,加强手机端适配改造,完善任务接收、数据填报、标签更新等功能,通过“傻瓜式”移动终端,让基层操作使用更简易、取数用数更便捷。
现在,只需首次录入历史数据、动态维护确需更新的数据,相关部门即可在台账上实时查看调取。不仅报表数量得到了减少,而且也能随时通过手机端进入“报表通”系统,方便表单报送。
据区城运中心规划建设部工作人员孙启豪介绍,过去传统人工的填报带来反复填写、反复报送,存在数据精准性不足、更新乏力等问题,而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不通,也降低了相关部门和基层工作者利用数据推进工作的效率。“正是为了减轻基层人员反复填报的负担,我们按照‘强机制、统报表、治数据、建标准、优功能’要求,搭建了‘报表通’系统,并依托‘蓉政通’和‘大联动’APP整合终端延伸至网格,能满足市级表格转发下达、各部门表格录入下发、基层人员数据填报等基本功能。”
让数据“跑”起来
实现数据赋能为基层减负增效
“报表通”的原理是什么?它为何能大幅降低基层工作的负担?孙启豪解释道,“报表通”作为精准采集数据的工具,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派发数据采集任务,实现一端采集、一次采集、动态更新、多方复用,让采集数据的工作变得精准、高效。
“例如,不同的部门都需要人房数据的信息,有了报表通,基层经过核实并通过报表通填报后,有需要的部门就可以从报表通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不再需要向基层要数据。”他说。
与此同时,报表通构建“数据底座”,通过上级回流、本级接入、基层采集,将城市管理、经济发展等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台。目前,经数据资源体系回流市级数据105项,其中库表资源89项,接口资源16项,按照数据回流分层分级使用要求进行了数据拆分,已完成所有街道(镇)和村(社区)回流,可支持基层多业务、多渠道数据融合使用。
除了将数据合一,在日常的“报表”监管过程中,郫都区还建立了严格的审核机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每一项报表都是由区委政法委、区委编办、区委社会工作部三方进行审核后才能够录入系统。据悉,通过“报表通”清表整合工作,第一批次已将14个重点部门发至基层表格清理优化19张,报表压缩率63%以上,第二批次清理优化比例达80%以上,大幅减少基层填表工作量。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切实提升‘报表通’使用率,推动部门、街道用好用活‘报表通’。”孙启豪表示,通过进一步扩大“报表通”应用覆盖面,完善基层治理数据库,让“指尖上的政务”切实转化为“指尖上的便利”,让基层工作人员解放双手、迈开双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中去、到群众身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