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李林颖 文/图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德源街道禹庙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让村庄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11/28/000369.html

等待处理…

德源街道禹庙村:以文化为魂 以廉洁为基 共绘和美乡村新画卷

记者 李林颖 文/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德源街道禹庙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更以深厚的大禹文化为根基,巧妙融入廉洁文化元素,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禹庙“七警”,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文明、和谐、廉洁的新乡风,为禹庙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从点到面

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花

走进润馨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道路、有序的停车位和绿树成荫的公共区域。这个曾经的乡村集中安置区,如今已蜕变成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区。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禹庙村构建了“1+3+32+N”的三级网格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以村党组织成员任网格总支部书记、网格长,党员骨干为专职网格员,与微网格员一起,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实现了社区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同时,小区成立“润爱馨家”院委会,实行民主议事协商制度,村民骨干、微网格长、院委会共同商讨小区内的公共议题,并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解决,激发村民参与热情;为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小区还制定了《润馨苑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八要八不要》、“门前三包”等村规民约,常态化维护好小区环境,让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与润馨苑相邻的李家院子,则是禹庙村另一个人居环境整治的亮点。李家院子在环境整治前长期是脏乱差的典型,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意愿较高。村两委顺应群众呼声,采取“堵疏防”三治结合的办法,以村民自治为主,村上和街道协助为辅的方法开展工作。

在“堵”方面,村两委发动党员干部、社工组织入户走访,宣讲院落政策,督促指导工作。同时,设立院落长制度,由村民民主协商产生院落长,负责宣传、协调、联络、监督等工作。在“疏”方面,挖掘禹庙村历史文化资源,修复和保护历史遗迹,设立文化墙、宣传栏等文化设施,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在“防”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行轮职人员负责制度,确保院落环境持续改善。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李家院子的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通过评选“五美家庭”“最美庭院”等示范户,以榜样力量让全村群众自发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现在村里村庄道路干净宽敞,院落里绿树成荫,大家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更高了,我们也住得更舒心。”村民肖永成高兴地说道。

融合大禹文化

积极创建廉洁村社

在德源街道通往禹庙村的新解红路上,有一排“七警”文化墙,彩色的笔触简单勾勒就将与大禹相关的廉洁文化历史典故跃然于墙上,成为禹庙村廉洁文化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禹庙村党委副书记蔡小雪介绍,禹庙村因大禹治水时曾在此凿井七眼而得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干事热情,禹庙村将大禹廉洁文化元素融入乡村风貌更新,选取大禹相关的七个历史典故进行墙绘创作,形成禹庙“七警”。这些墙绘展示了中华传统的勤俭持家、艰苦朴素、公而忘私、以人为本等美德,自打造完成以来,禹庙村充分利用这一廉洁教育场景,向群众讲好禹庙故事,让村民了解村史村情、感悟文化底蕴,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除了打造廉洁文化场景,禹庙村还积极创建廉洁村社。通过组建东林村、禹庙村、德安社区联合党委,链接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企业等党组织,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农村集中居住区和两新组织党建阵地,为廉洁村社建设提供坚强组织堡垒。

同时,禹庙村坚持队伍建设,通过落实联合党委“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基层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党员带头,秉持“群众在哪里,党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开展党员“三问三亮五带头”活动,合力完成多项重大任务,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发挥村民监督作用,设立廉政监督员,开展民情茶馆等活动,收集村民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让清风正气持续为廉洁村社保驾护航。

现在,禹庙村不仅环境优美、邻里和谐,村民们在大禹廉洁文化的熏陶下,也更加注重诚信、友善、团结等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逐步形成新时代和美廉洁乡村新风貌。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自建房消防安全莫大意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