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蔡延 文/图11月4日上午,成都科幻馆土星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与科幻对话沙龙——引力科学与艺术的思想漫谈,吸引了众多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11/04/000284.html

等待处理…

引力沙龙基普·索恩、张双南、郭帆同台对话:探索宇宙奥秘 启迪科学幻想

记者 蔡延 文/图

11月4日上午,成都科幻馆土星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与科幻对话沙龙——引力科学与艺术的思想漫谈,吸引了众多科学爱好者科幻迷的关注。本次活动作为腾讯科学WE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了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和知名科幻电影导演郭帆,共同探讨科学与科幻的交融与碰撞,也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浓厚的科学氛围和无限遐想。

科学与科幻的相互启迪

“科学与科幻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在谈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时,大咖们分别站在各自不同领域和角度进行了畅想。

在对话中,基普·索恩分享了他从物理学家到科学与艺术交互领域转变的心路历程。“30年前我决定转向这个新领域,开始做《星际穿越》时,是我退休五年后所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我现在更倾向于以画面、艺术的方式来思考科学、物理和宇宙。”基普·索恩表示,科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科学是对自然的审美发现,而科幻则是对科学与技术的审美创造。科幻电影通过艺术的手法,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能对科学产生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基普·索恩还分享了自己与艺术家合作的经历。他提到自己曾与一位名叫保罗·坎克的艺术家合作,共同创作了一部多媒体音乐会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们通过将科学理论与艺术手法相结合,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对科学产生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跨领域的合作模式,无疑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科学需要想象力,而科幻则提供了这种想象力的源泉。”张双南说,自己常常从科幻作品中汲取灵感,它们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他提到科幻作品中的许多设想,虽然看似荒诞不经,但往往能够引领科学研究的新方向。

“我认为科幻是科学的一种浪漫表达。在电影中,我们可以通过特效和剧情设计,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这种呈现方式不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科学,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郭帆导演则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分享了他对科幻电影的理解和感悟。他表示,“科学顾问在剧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存在确保了电影中的科幻元素尽可能贴近科学现实。”

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的展望

人类是否能够成功移民至火星或是更加遥远的太空领域,以及如果这一壮举能够成真,其大致的实现时间表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广大民众深切关注并充满好奇的话题。在此次沙龙中,三位嘉宾也将谈话转向了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的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太空探索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太空旅行,甚至有可能在太阳系外发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张双南提到,中国即将发射的空间站光学巡天望远镜将为人类太空探索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太空旅行和探索。”张双南说。

基普·索恩则强调了国际合作在太空探索中的重要性。“我认为,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太空探索中的挑战和问题。同时,太空探索也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这样才能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他提到,自己曾经参与过多个国际科研项目,这些项目都受益于国际合作和跨学科交流。在谈到未来科学探索的方向时,基普·索恩表示:“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关于引力波、暗物质和暗能量等领域的重大发现。这些发现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同时,郭帆导演也表达了对未来科幻电影发展的期待,“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科幻电影的发展。科幻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传播科学精神、激发人类探索未知的重要载体。”

电影投射:理论与艺术的碰撞

此次沙龙上,关于科学在电影中的投射成为了另一个热门话题。基普·索恩分享了《星际穿越》中引力波的科学设想与电影表现的融合。“在电影中,我们尝试将引力波等科学理论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虽然当时这些理论还未被科学验证,但我们相信,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能够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思考。”他介绍说。

借以科幻电影这一通往未来的窗口,来自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和电子科大4所大学的100名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话题当中,与现场三位杰出的嘉宾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解答了心中的诸多疑问。四川大学的一位学生好奇追问到基普·索恩,“在制作《星际穿越》时,为什么可以像预言家一样提前将未来发现的黑洞展现出来?而且像真的一样。”对此基普·索恩给出了答案,“因为电影中融入了许多科学设想,包括引力波、虫洞等。而所有的呈现都通过物理定律和计算机模拟。”他表示,希望通过电影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郭帆也分享了自己在拍摄《流浪地球》系列时,与科学顾问团队紧密合作的经历。他感慨道,“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常与科学顾问团队沟通,确保电影中的科幻元素既具有想象力又贴近科学现实。这种跨领域的合作让我们受益匪浅。”

自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成功举办以来,一系列科幻盛事相继在此地拉开帷幕。正是得益于这些重量级科幻活动的陆续落户,郫都区吸引了全球科幻创作者和爱好者的目光,显著提升了其在科幻领域的影响力。其中,成都科幻馆已经逐步成为科幻文化的一个重要地标。沙龙上,基普·索恩也表达了对成都科幻馆的由衷喜爱,并高度赞扬了这里的科学与科幻文化氛围。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