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刚钰 文/图
在基层党建和发展治理中,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如何找到基层治理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成为摆在许多村、社区党委前的一道难题。
近年来,郫筒街道岷阳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引导微网格中的离退休党员干部主动担任“微光书记”,聚焦小区院落小事、大事、难事,把邻里关心的问题摆上台,把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逐一分析,把解决方案讨论商议,增强居民归属感、幸福感。
“我们社区紧紧围绕赋权、增能、下沉,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基层治理创新机制,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中持续选树一批领头雁,培育具有个性特征标签的‘微光书记’,如小棉袄书记、百宝箱书记、连心书记等,有效破解了院落、小区等‘家门口’的治理难题,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岷阳社区党委书记朱疆说道。
矛盾纠纷速解决
居民烦恼去无踪
“旁边那两户人家又在吵架了,向叔叔,你能不能帮忙上门去劝劝呢?”前不久,退休老党员、岷阳社区“微光书记”向西埕在小区微信群里接到问题反映后,立即前往居民反映的业主家中,向当事人双方了解情况。
“两户居民因空调安装发生分歧,大家言辞激烈,产生争执影响到了周边的邻居生活。”在“微光书记”向西埕看来,口角纠纷更多在于矛盾化解,也需要社区搭建协商平台,寻找恰当时机,邀请当事双方协商解决。“现在大家生活都好了,温饱和生计问题也不用发愁了。很多矛盾的产生,都是因为‘气儿不顺’造成的。”在“微光书记”向西埕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劝解下,居民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社区。社区肩负着化解群众矛盾第一道关口的重任,也是基层治理工作中重要的发力点,作为“微光书记”更要发挥出个人的作用,向西埕说,“退休不退热,回到小区也可以积极融入社区治理工作中,发挥党员积极性,帮助邻里化解矛盾纠纷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据悉,为了更好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岷阳社区还依托社区法律顾问、“微光书记”等,搭建“小小心理站”,发挥“微光书记”在反映社情民意和参与居民矛盾纠纷调解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年均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辖区居民关系融洽了许多。
将群众“急难愁盼”
转化为美好生活
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近年来,岷阳社区“微光书记”在“为民办实事”的道路上不断奔跑,小小的身板,跑出了为民服务“加速度”。
“大家听我说,我们小区需要引入信托制物业,小区有了物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正在给业主做着解释工作的就是紫藤居小区的“微光书记”任秀贤。该小区多年来无物业管理,居民意见不统一,小区遗留问题较多,自治管理困难。
为此,“微光书记”任秀贤多次带领微网格长敲门入户,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并制定成需求清单。在任秀贤的带领下,以及社区和居民的共同支持下,经过多方奔走,该小区消防安全、飞线充电、小区智能水表更换等居民关心的问题被逐一解决落实,居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如今,紫藤居小区崭新而又温暖,同时依托信托“物业+自治”开放式的服务格局,也让这里成为岷阳社区为民服务的一大亮点。
群众有所呼,“微光书记”有所应。前不久,郫都区二轻工美公司支部书记、社区“微光书记”赵兴福接到群众问题反映,位于一环路东北段307号的商家店招摇摇欲坠,因商家休假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路过的居民很是担心,店招万一坠落伤人怎么办?
得知这一情况后,“微光书记”赵兴福立即赶往现场,拉起了警戒线,提醒路过居民注意安全,同时上报岷阳社区,希望与商家或房东取得联系,妥善处理好店招安全问题。当天,在取得商家同意后,赵兴福还积极对接电力公司进行用电安全排查,第一时间拆下坏掉的店招,并联系环卫工人将现场杂物清除,还路面清爽,有效保障了过往居民的安全。
把社区里的民生实事当“头等大事”,岷阳社区还通过联合“微光书记”,整合社区队伍、党员队伍、群众队伍、物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力量,把小区业主从家中请出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小区院落楼栋治理,使居民成为小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当前,岷阳社区已发动微网格中的15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微光书记”,协调处理各类事件72件,开展助老助残、帮困扶幼、社区文化活动36场。“我们将继续开展‘微光书记’计划,持续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用点滴微光,照亮社区服务与建设的每个角落。”朱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