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林颖 文/图
德源街道德安社区,位于郫都区科创新城的核心区域,幅员面积1.94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有新经济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高科技产业园,还有两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超过5000人。随着园区的不断建设和投产,产业人才和居民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德安社区探索出了一条“五点融合、产居双赢”的发展之路。而最近,德安社区的一系列“微小”为民务实举措更是赢得了职工和居民的广泛好评。
开办邻里食堂
新鲜菜品与实惠价格赢得称赞
上午11点40分,记者走进新开业不久的德安邻里食堂,只见室内窗明几净、温馨宽敞,打餐区和就餐区已经陆陆续续有了排队和就餐的企业职工以及社区居民。记者看到,当日新鲜出炉的菜品有莲白回锅肉、红烧肉、卤鸭脖、炒花菜、韭菜豆干等,种类丰富,而且价格亲民,荤菜一份8元,素菜一份4元,米饭每人1元。在食堂旁边园区工作的鸿昇科技有限公司职工赖忠文说:“这儿开张了以后,最近经常在这边吃,感觉这边卫生条件各方面都还是比较好,价格实惠,分量也很足。”
除了丰富的菜品和实惠的价格,邻里食堂的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成都德冠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佳伟介绍道:“德安邻里食堂由社区出场地,我们出专业力量,双方合伙开办。食堂的食材都是由工作人员每天提前进行采买,然后厨师当天现炒现做,保证菜品的新鲜程度以及味道的把控。”这样的承诺和实际行动,让居民和职工们吃得放心、吃得满意。
“德安社区居民有5000多人,附近有三四十家企业,职工超过6000人。在社区食堂开业之前,这一区域仅有少量餐饮店,无法满足大量职工和居民的用餐需求。经过走访调查园区各个企业,摸排职工的需求和意愿,我们最终选择在10月下旬成立了德安邻里食堂。这里干净卫生,价格实惠,选择也比较多样化,每天用餐时间不一会儿就坐满了,我们自己不想做饭的时候也会选择到这里来用餐。”德安社区党委副书记王雪梅说道。
此外,王雪梅表示,德安邻里食堂除了供应附近的居民和周边企业职工的一日三餐,还为网约车司机、外卖员等群体提供服务,并将根据市场反馈,在未来提供夜宵服务。
以人为本
满足居民职工多样化需求
近年来,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随着电动车、共享单车等绿色交通工具的普及,居民和职工们对于充电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今年7月,德安社区在社区附近新增了30个户外充电桩,为居民和职工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些充电桩分布在社区附近的空旷场地,方便大家随时充电。而且,充电桩的使用也非常方便,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行充电操作。高效、安全、稳定的充电桩不仅满足了居民和职工的充电需求,也体现了社区对于绿色出行的支持和倡导。
来自温江的郭先生告诉记者:“我是过来办事顺便在这里充电,觉得很方便,而且我发现价格很便宜,我在其他区县充满要二十多元,这边只要十几块钱就充满了,还可以先充后付,很实惠。”
此外,为了丰富居民和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德安社区还新改造了一处体育锻炼休闲空间。这处空间位于社区旁,占地面积广阔,设施齐全,包括乒乓球台、瑜伽教室、各类健身器材室以及户外的运动场等。每天下班后或周末时间,这里便成了附近居民和职工们的健身娱乐好去处。大家或两两对战打乒乓球,或跟着指导老师在瑜伽教室一起练瑜伽,或独自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今年5月,我们对这处共享运动空间进行了升级改造,除了运动,职工和居民还可以在这里热饭、休息、看书等,而且为了最大程度地方便居民、职工,该空间每日延时开放到晚上9点,周末也正常开放。”王雪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