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文/图
“郫县豆瓣”“唐元韭黄”“蜀绣”“新民场生菜”“德源大蒜”……一张张郫都名片闪耀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代表着郫都质量、郫都特色。
地理标志是国际上认可的货源标识、质量标识、品牌标志,是产品行走市场的通行证。近年来,郫都区紧紧围绕“质量强区、品牌兴区”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品牌提升计划,认真落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整体、系统打造“郫县豆瓣”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以实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努力将传统特色产品行业转化为质量效益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把“土字号”变成“金名片”。
加强扶植培育
放大品牌效应
2023年7月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将《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发展促进办法》作为市政府规章纳入成都市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2024年9月1日,以成都市人民政府第226号令印发的《成都市郫县豆瓣产业发展促进办法》正式施行;2024年,由郫都区政府相关领导牵头、18个部门和10个街道(镇)通力合作,持续推进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建设工作……
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既是地方资源馈赠的结果,也离不开各方面的因势利导。“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郫县豆瓣生产加工必须在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即郫都区行政区域内进行。为此郫都区进一步加强了郫县豆瓣质量和安全监管,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执行郫县豆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定,所有胚椒必须在郫都区内生产加工。”郫都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10万吨郫县豆瓣核心原料鲜辣椒的加工存储基地建设,2.5万吨干辣椒的精选基地建设,打造郫县豆瓣共享工厂。
共享工厂的建设加强了郫县豆瓣原料供应、原料储存和原料加工等定制化服务,有效解决郫县豆瓣生产的原料储存和原料品质控制难题,加大了郫县豆瓣的溯源管理,助力郫县豆瓣行业产品质量稳定性、安全性水平的提升。
不仅如此,郫都区还充分发挥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郫都豆瓣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开展郫县豆瓣企业相关培训,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推动郫县豆瓣等传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引领区域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质量整体提升;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形成一批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标产品。
强化监管
构建保护新格局
郫县豆瓣制作工艺被列入了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凭借强大的品牌竞争力,郫县豆瓣跻身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由2015年“郫县豆瓣”品牌价值607.16亿元壮大到2023年“郫县豆瓣”品牌价值661.09亿元,位列四川省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评估第一名。
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郫都区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市场监管和保护。“我们建立完善了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知识产权局与区知识产权促进服务中心等区级部门衔接联动的协同保护机制、12315举报投诉快速反应机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证及年度复审换证制度、违法行为惩戒机制等;并建立健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执法信息定期统计报送制度。”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郫都区还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结合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暨“春雷”行动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组织开展郫都区地理标志保护行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假冒侵权、市场混淆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此外,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工作计划,对郫县豆瓣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抽检,并以检测数据为支撑,充分开展对辖区内郫县豆瓣的舆情监测分析、敏感事件预警,截至目前,已开展抽检238批次,合格率100%。同时督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自检体系,做好自检工作,并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郫县豆瓣全流程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
“郫县豆瓣”只是郫都区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郫都区加大“郫县豆瓣”“唐元韭黄”“蜀绣”“新民场生菜”“德源大蒜”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在体系机制建设、重点市场监管、发展机遇把握等方面下功夫,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让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土特产”变成“金名片”,成为郫都区乡村振兴的知识产权“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