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莉 文/图
一边是企业车间内14条中试组装测试线忙碌运转,另一边是来自医疗器械、智慧停车、商用服务机器人、消费电子等领域的科研项目“跑”完走向产业化的最后一程……位于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蜂鸟智造”)正在全力冲刺第四季度。
“第四季度是完成经济指标的关键期。今年第四季度,我们基本会完成全年50%至60%的产能和营收任务,所以大家都铆足了劲,开启了冲刺模式,推动更多科研项目实现产业化。”蜂鸟智造董事长田勇信心十足。
每周都有新项目
产品源源不断“走出去”
蜂鸟智造和传统的制造企业不同,它是目前市场上鲜有的第三方市场化运营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是国内智能硬件领域首个获得B轮融资的中试研发服务平台。
走进蜂鸟智造中试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组装和性能测试。这里看不到大规模量产,只有小批量生产场景,不同品类的中试项目在车间工程师团队的操作下成为一个个成品。
“这是一款智能充气设备,主要适用于自行车、汽车,以及滑翔伞、帆板等户外运动产品,可以提供气体的快速充盈。目前,该产品已销往欧美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从货架上随手拿起一款产品,田勇介绍道。
而在另一个车间,工程师团队正在对即将上市的炒菜机器人做最后的调试。“进入第四季度,每周大概有3至4个新项目到我们中试平台来进行相关的成果转化和中试服务。每个月各类产品出货总量达到3至4万台。”田勇介绍,目前,企业又导入了很多新的项目,涉及新的行业和领域,比如北斗卫星的地面接收设备终端,还有一些前沿技术通讯类产品和机器人产品的验证。
除了中试熟化以外,蜂鸟智造更是打造了概念验证、检验检测、科技投资、产业孵化、人才培育等业务板块,“一站式服务”助力中试项目实现“快跑”。
“在概念验证这个板块,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和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两场概念验证训练营活动。今年第四季度,我们也会跟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开展概念验证训练营活动。”田勇介绍,在检验检测板块,今年企业已经完成了近40家客户的服务,进入第四季度,企业取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所以说我们整个业务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深耕中试服务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蜂鸟智造自成立以来,累计中试服务营收达1亿多元,服务400余家高校团队和科技型企业,完成200余项从科研成果到市场应用的智能硬件产品,与10余家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形成“科学家+工程师+技术经理人”的人才协作体系。公司获得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四川省优秀省级众创空间、成都市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成都市首批备案中试平台、成都市新经济示范应用场景等称号。
今年,蜂鸟智造还获得四川省首批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称号。作为电子信息智能硬件领域唯一一家获得此殊荣的企业,更是坚定了蜂鸟智造在智能硬件中试研发领域深耕的决心。
“工信部出台了制造业中试平台相关的认定和管理办法,科技部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去建设概念认证中心和中试平台。作为中试平台的一个先行企业,我们将持续在这个领域深耕。”田勇表示,中试平台是连接高校院所、创新端和产业端的一个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我们的中试平台,能够加速区域内相关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更多的科研项目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