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刘小莉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时代的新篇。75载风雨兼程,75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郫都人民团结一心、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09/23/000145.html

等待处理…

豆瓣之乡迎巨变 奋楫扬帆谱新篇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郫都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记者 刘小莉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时代的新篇。

75载风雨兼程,75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郫都人民团结一心、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郫都区经济社会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9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87.5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连续22年进入四川省“十强”,位列赛迪中国百强区84位,跻身全国科技创新、投资潜力、绿色发展百强区。

攻坚克难

守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初秋的郫都,放眼望去,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机器轰鸣的车间,正在建设的工地,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处处演奏着砥砺奋进的最强音。这与新中国成立前的郫都,以农业为主,只有几家简陋的郫县豆瓣、榨油小作坊形成鲜明对比。

改革开放以来,郫都工业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从乡镇企业到集中发展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加快实施‘一新城四中心’发展战略,统筹抓好高质量兴产业、高水平建新城”“突出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激发高质量发展内在活力”……近年来,郫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全面推进“四大重点片区”建设,掀起了全力以赴拼经济的热潮,全区经济转型发展总体平稳,呈现出较强韧性和向好态势。

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高质量项目论英雄。今年上半年,27个建圈强链引育专班持续攻坚,签约引进杨麻婆等13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其中“153”项目2个,图南科技等96个项目加快推进,一季度位列全市招商引智“红榜”。

与此同时,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协同推进高新——郫都合作共建产业园建设,聚集瑞波科、东材科技等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企业73家,电磁空间安全产业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川菜规上企业6家、总数达48家,新华西乳业荣获全球卓越制造大奖;落地国家广电总局“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实验室”,签约引进灵河文化、郭帆影业等头部企业5家,新注册影视文创企业70家;竣工东方氢能产业园、徐独路油氢合建站等一批绿色氢能项目,建成投运清陶能源一期储能产业基地项目,累计培育泛科幻类企业50家,泛科幻产业规模近40亿元。

留住“金凤凰”,需要栽好“梧桐树”。郫都持续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出台区营商环境6.0政策,开通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4项,新增“证照联办”10项,全程网办率达98.1%。大力帮扶市场主体,开展企业“全景式”建模画像,支持中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新登记市场主体9667户、总量达14.37万户。

创新驱动

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

在发展的进程中,郫都始终紧抓机遇,坚持创新引领,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省、市重大战略,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

一直以来,郫都就具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孕育了望帝教民农桑、丛帝治水兴蜀、郫县豆瓣、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等改革举措,201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国家和省级重大改革试点任务25项,破解了社会资本下乡难、乡村人才引进难、闲置资源盘活难等问题,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这充分证明,改革是推进郫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郫都始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出台《郫都区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郫都区关于鼓励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郫都区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形成强劲创新驱动动力源,用心用情擘画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蓝图。

高标准规划总面积106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作为成都西部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重要承载地,以打造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为突破口,力争成为成都科创势能输出核心以及全国创新驱动动力源。

今年上半年,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华为(四川)人工智能与智改数转创新推广中心正式揭牌,打造瑞雪丰泰、舍得酒业、壳牌石油等“智改数转”标杆项目10个,与西南交大、蜀道集团合作共建“交大科创园”,蜂鸟智造荣获“四川省首批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中良川工入选四川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最具潜力20强。

科技是支撑,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郫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促进人才创新端与郫都产业端深度融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做实见效。布局了西南交大等3个环高校经济圈,建成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7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通过开展“双招双引”,全区高层次人才已达200余名,市级以上顶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8个。

多点开花

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中秋假期,成都佛罗伦萨小镇再次成为近郊游热门打卡地之一,许多成都周边游客专程驾车前往,在意大利风情小镇选大牌、享休闲,感受不一样的假期游。

成都佛罗伦萨小镇的火热是郫都“烟火”升腾商贸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郫都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全区服务业繁荣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亮点纷呈。成都佛罗伦萨小镇、龙湖蜀新天街、万达广场等高端商业业绩向好,石犀里、卤味坊等开业迎宾。2023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1.9亿元,增长7.8%。

而在世园会郫都分会场,郫都区聚焦花卉产业发展,推动西部最大花卉集散消费市场春天花乐园提质赋能,完善电商供应、直播、云仓三大功能,建成7.2万平米全国首座360度视野综合体,拥有花卉、绿植、资材等超3万品类产品。上半年全区乡村综合旅游收入达17.6亿元,同比增长23%。

向“新”而行,“质”胜未来。郫都加快实施“一新城四中心”战略,聚力推动“四大重点片区”建设,打造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经济保持爬坡上行的良好发展态势。

——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聚集了郫都区85%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了成都智能空中无人系统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是全区科创资源最集中、科创活跃度最高的区域。

——成都影视城依托四川传媒学院等高校,建成“1+16”摄影棚群落,聚集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等高能级平台10余个、影视文创企业290余家,拍摄出品《公诉》《故乡,别来无恙》等作品70余部,2023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2亿元。

——依托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中国川菜产业城聚集了天味家园、新希望、杨国福等企业141家,2023年园区产值94.6亿元;带动全区培育聚集豆瓣企业92家、产值44.8亿元,品牌价值661.09亿元。

——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全长18公里、覆盖面积70.8平方公里,串联世园会分会场、川菜产业城、成都影视城等板块,聚集了汉姜粮经等3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一批农旅融合重大项目。

1至6月,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5.3%、5.9%。一组组数据,记录着郫都上下实干奋进的脚步;一份份对比,印证着郫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

使命在肩,催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郫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郫都篇章。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