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刘小莉在2023年度“风电领跑者”最佳陆上、海上机组榜单中,共有16种机型分别获得最佳陆上机组奖及最佳海上机组奖,其中,四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09/09/000095.html

等待处理…

川润液压:技术引领 助力国之重器

记者 刘小莉

在2023年度“风电领跑者”最佳陆上、海上机组榜单中,共有16种机型分别获得最佳陆上机组奖及最佳海上机组奖,其中,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润液压”)为14种机型提供润滑流体系统。足以证明,川润液压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

作为川润股份全资子公司,川润液压深耕流体控制技术,自2006年入驻成都现代工业港,和园区一起走过了极不平凡的18年,见证了成都现代工业港从村庄到工业园区、从起步到产业高地的华丽蜕变,其更是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之重器”发展注入动力。

技术创新领跑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在位于成都现代工业港北区的川润液压公司出货通道,一大批包含齿轮箱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在内的风电设备已经完成打包,即将发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作为我国新能源行业机组核心设备供应商,川润液压一直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累计为全球客户提供超过300000台套润滑、液压、冷却流体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已实现风电流体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芳谈道。

“任何技术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轻易得来的,川润液压对流体控制技术的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和心血。”陈芳介绍,川润液压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行业,为了保持技术的持续创新,川润液压依托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省级技术中心、机械工业重大技术装备润滑液压技术设备工程实验室、流体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CNAS认证实验室等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技术与产品开发,不断对产品的技术与工艺进行升级与优化,成为润滑系统国家标准制定者,制定了8项国际标准、1项行业标准,主导编制出版80万字的行业著作《机械润滑设计手册与图集》。

做行业引领者,技术是第一保障。“川润液压拥有国内一流科研设备和实验检测设备,配置高效交付的液压润滑流体设备、液冷温控生产基地。”陈芳如是说,川润液压的产品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集中体现,公司技术人员超过公司总员工20%,年度研发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6%。

扎根郫都

持续为新能源产业贡献力量

走进川润液压重大技术装备润滑液压技术设备实验室,一台大型风机正在紧张调试,这是国内行业中首台直流风洞试验系统,其肩负着风电主机风冷系统性能测试的重任。陈芳自豪地介绍道,“公司持续创新研发,已参与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单位兆瓦最轻重量纪录的16MW海上风电机组项目,百万千瓦全球重大的白鹤滩水电站、港珠澳大桥、50MW塔式光热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而在多年的发展中,川润液压始终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立足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聚力“风光热电储”,加速推进“双海”战略,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和海上风电业务;另一方面,加强液冷业务发展,构建生态产业链布局。在流体控制领域,川润更是展现出非凡的实力。与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校紧密合作,引进院士专家团队,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如今,川润液压拥有144项专利,其液压润滑冷却产品在风电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第一。

今年是成都现代工业港成立20周年,川润液压作为最早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与园区共成长。“从注册资本1.5亿元增加到3.26亿元,厂房面积从7.3万平方米拓展到12万平方米,年营收从1亿元增长至近10亿元。见证了工业港从村庄到工业园区,从零起步到产业高地,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主战场。”陈芳介绍,川润液压也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正值青春年华的青年,并保持着持续稳健的发展。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郫都区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交响音乐思政课活动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