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文/图
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首批“成都市示范中医馆”;2023年代表郫都区接受“全国中医工作示范县”实地评审工作,获得高度赞扬。走进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疗法推出、治疗思路创新、百草园打造……随处可见的中医药元素,成为这里守护百姓生命健康、贴近群众健康文化诉求、继承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缩影。
资源整合 中医药服务更便民
走进中心中医门诊,一股浓浓的艾草香扑鼻而来,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忙着给患者拔罐、刮痧、熏蒸……据了解,中心中医管理科下设中医门诊、中医住院病区、中药房、中药临方加工室和中药煎药室,设有中医内科、中医骨科、中医肛肠科等8个中医门诊科室和中医康复科、中医肛肠科2个中医住院病区,可开展针灸、骨折手法复位、穴位贴敷等10类61种中医适宜技术,开放中医病床61张,占全院床位的20.4%。下一步,中心还将旧住院楼打造为集住院治疗、康复训练、安宁疗护为一体的中医特色楼。
为了方便居民就诊,中心创新性开展了中药临方加工。患者看完诊,即可就地取药并根据中医师处方进行中药临方加工,变高峰期“人等药”为“药等人”。在中医诊室,不少市民可以体验到多种“简、便、验、廉”的神奇中医药特色疗法,既能治病,也能养生保健、调理亚健康状态。
“中心将中医药服务由医疗为主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领域,既是落实便民惠民利民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载体,多措并举让居民享受到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杨丽萍表示,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心在治未病、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百姓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不断提升。
打造百草园 中医药文化更亲民
一直以来,中心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让中医药这颗宝贵的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医院四季花开、四季药香,中西医文化氛围浓厚,非常有创意。”不久前,一名患者从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出院,临走前对医院打造的“百草园”赞不绝口。为了厚植中西医文化,中心打造出约2600平米的中药百草园,种植有薄荷、藿香、何首乌、樱桃树等150余种中草药,设立了情志养生的“七情园”以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等古代名医雕像7座。中药“百草园”不仅是患者们平时康复治疗的好去处,更是融“景观、科普、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已接待不同学校的学生到这里参观学习,实地感受中医药的魅力,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中医药文化创“新”又创“廉”。中心充分发挥以药喻廉的文化底蕴,打造了“清风习语,药语廉心”廉洁文化墙,运用中药药理及功效,如“冬病夏治”——“防患于未然”“茯苓”——“标本兼治”“扶正祛邪”“防风”——“防御不正之风”等理念,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职工见药思廉,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
进军奶茶界 中医药文化更利民
今年3月,中心的“奶茶店”开业,中医药正式“卷”入奶茶行列。在这家新开的中药特色茶饮店里,处处可见中药元素的装饰,颇具古风韵味,细闻还能闻到中药特有的药香。这些饮品以茶养人,“跨界”碰撞出轻养生的火花。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色优势,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中医药养生保健需求,我们将中药与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奶茶饮品相结合,制作出主打健康养生的中药特色茶饮。”杨丽萍介绍,茶饮的一部分新鲜中药食材就取自于院内百草园,按照传统熬制方法将中药熬制成茶汤,再将食材经过筛选、清洗、蒸煮等工序做成小料,小火慢熬,方得独一无二的中药茶饮。“出圈”的酸梅汤、瘦身饮、润肺饮、生发饮等饮品颇受年轻人宠爱,已然成为中心的网红“奶茶店”。
随着健康养生的风潮越来越盛,中药奶茶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宠”。“中药养生已经越来越年轻化,中药与奶茶的结合非常巧妙,它的功效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又能满足对美味和口感的需求。”作为00后的蒲丽,每天下班后都会来医院买杯中药奶茶。中心用奶茶吸引市民“打卡”,引导市民“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的魅力,引领年轻群体走向中医生活化的健康管理之路。
“作为一家具有中医服务特色的基层医院,安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把中医适宜技术融入临床各科室发展当中,并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百姓提供多元化特色化的中医医疗服务,为郫都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谈及医院的发展历程、当下变化、未来愿景,中心党支部书记李长安言语中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