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雷茜在成都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中,郫都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资源著称。郫都区,作为都江堰自流地灌区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09/02/000071.html

等待处理…

大手拉小手 亲子共护郫都家乡河

记者 雷茜

在成都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中,郫都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水资源著称。郫都区,作为都江堰自流地灌区之首,承载着成都市90%的饮用水源供应重任,徐堰河与柏条河这两条生命之河,如同城市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悠悠绿水,郫都区的民间河长们不仅身体力行,还纷纷带领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巡河护河的行列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护河传承的爱水护河理念。

无论刮风下雨,在郫都区的河岸边,总能看到这样一幕温馨而又坚定的画面,民间河长们身穿蓝色马甲,手持手机记录河流环境样貌,身旁跟着的是他们活泼可爱的孩子,小脸蛋上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好奇。这一对对特殊的“搭档”沿着河岸缓缓前行,一边细心观察水质变化、河岸植被生长情况,一边捡拾沿途的垃圾,为郫都的水环境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亲子携手

共绘美丽河湖画卷

“妈妈,这个塑料袋要捡起来吗?”“妈妈,你看这里的水好清啊,我们要好好保护它!”炎炎夏日,郫都区黄沙堰河畔一大一小两个巡河身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身着“河长马甲”,站在河流中央石阶上或河岸上,一观水色、二闻气味、三巡污物,多次被评为“优秀民间河长”的阮琳雅通过巡河“三部曲”,和女儿陈姝佳共同守护着责任河段。

“我们根据‘民间河长’工作机制,发现问题会立即反映给河长办和基层河长,通过河长的力量,推动河湖问题整改。”阮琳雅说道。陈姝佳在妈妈的带领下,以敏锐的洞察力,迅速融入巡河的角色,还自发在幼儿园以“小河长”身份向同学们普及河长制知识,倡导同学们从小爱河护河。

孩子们在巡河过程中,不时向父母提出疑问或分享自己的发现。民间河长们则耐心地解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污染的危害以及保护水环境的必要性。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河护河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

言传身教

播种护河种子

如今,亲子护河行动在郫都区屡见不鲜。“民间河长”马元波的女儿马佩玲在和父亲一起巡河几个月后,把日常巡河感受写成文章《我是民间小河长》,获得成都市未成年人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民间河长”潘桃莉和儿子高靖涵一边巡查沱江河,一边自发拍摄了《家乡母亲河》微视频,在视频里述说了志愿巡河经历与感受,讲述了沱江河的前世今生,获得了由成都市水务局、成都市教育局主办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情教育主题微视频大赛一等奖……

在郫都区河湖边,经常可以看到“民间河长”的身影。他们来自于社会各行各业,除了日常带动身边人参与巡河护河,他们还会化身“护河讲师”,将河长制宣传带进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而“亲子”护河,也已经成为了民间河长们日常巡河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带着孩子一同去巡河,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加强了青少年对家乡河湖的认知。他们会利用好一个个小的细胞家庭,带动更多的身边人参与河湖保护。

“郫都区按照《成都市河长制规定》,依法将‘民间河长’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5年来持续发动群众成为‘民间河长’。”成都市郫都区水务局河湖管理科科长陈俊彤介绍,自2020年以来,郫都区已开展140余次河长制宣传教育活动,动员7300余名社会群众加入爱河护河行列。截至今年7月,受聘的70名“民间河长”已累计巡河659次、4430公里,成功推动整改河湖问题713个。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