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刘刚钰 文/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经是群众办事难的真实写照。为了破解这一“痛点”“难点”,郫都区安德街道在基层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08/26/000055.html

等待处理…

安德街道:开门办公转作风 暖了群众心窝窝

记者 刘刚钰 文/图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曾经是群众办事难的真实写照。为了破解这一“痛点”“难点”,郫都区安德街道在基层治理中推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办公模式与服务举措,将“开放式办公”与“强化便民、亲民服务”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温度。

8月23日,记者踏入安德街道办事处看到,曾经关闭的停车道匝门被开放式办公空间所取代,群众接待中心从集中办公区前移至大门,这一系列亲民化改造正是安德街道缩短服务居民“最后一米”的具体体现。

“入口处张贴的办公区导视图,办什么事,去哪里办,一目了然。”前来了解房屋拆迁政策的居民李小蓉点赞安德街道亲民化改造很暖心,“以前政府不好进、办事不方便,遇到问题就像无头苍蝇到处问。”李小蓉说,现在入口处有了“首问责任岗”工作人员的引导,让我们群众办事有的放矢。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安德街道创新性地将“首问责任岗”前移至大门,并要求街道工作人员轮流坐班,直接倾听群众呼声,现场解决群众难题。“这一举措不仅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还能实现问题解决的‘即接即办’,让群众感受到政府服务的速度与温度。”安德街道纪工委副书记杨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群众知道他们的声音被听见了,他们的问题有人管、有人办。”

在便民亲民服务方面,安德街道同样不遗余力。一方面,积极推行群众办事“一次性告知”制度,结合辖区群众实际需求,梳理汇总各类民生事项办事流程,加快制作相应的办事流程图;另一方面,“首问责任岗”工作人员在接待办事群众时,须一次性书面告知相关事项具体流程,必要时在告知单上注明相关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一系列亲民、便民服务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安德街道的政务服务效能,更在当地干部群体中引发了深刻的思想转变和工作作风的新变化。“首先是工作理念上,大家为民服务的意识逐渐加深,群众来办理业务时,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内容,都会做到先接待群众,再联系相关部门来对接,热情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杨阳表示,“办理过程中,群众不懂下一步去哪儿,我们也要求工作人员一定给他送到位,让群众办事更加快捷、方便。”

此外,针对户外工作人员,如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安德街道在群众接待中心还特别设立了“户外工作者关怀站”,提供休息座椅、饮用水、急救药品等贴心服务。同时积极响应绿色出行号召,将政府停车场向公众开放,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等问题。

记者点评:

如今,群众曾经反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安德街道在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严肃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整改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之中。一个地方的政务服务好不好,办事群众说了算。我们相信,“门风”见作风,改作风须改“门风”。各级政务窗口、政府机关不妨参照安德街道从“开门办公”做起,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便捷、高效、贴心,就一定能让群众满意,打出高分。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