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时光的长河中,二十年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成都现代工业港而言,这二十年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二十年前,这里或许只是一片充满期待的土地;二十年后,它已然成为了企业腾飞的摇篮,产业集聚的高地。二十年的砥砺前行,见证了无数梦想的萌芽与绽放。从初创时的艰难探索,到如今的硕果累累,成都现代工业港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里,有创新的激情,有拼搏的汗水,更有成功的喜悦。一家家企业在这里崛起,一个个产业在这里壮大。即日起,郫都区融媒体中心特别推出“逐梦二十载,扬帆再出发”栏目,旨在回顾这二十年的风雨兼程,展示园区及企业取得的非凡成绩,展望更加灿烂的未来。
记者 刘小莉
2004年,在这座城市西部——一个村庄、农田交错的地方,成都现代工业港成立,打响了工业园区建设的第一枪。
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已发展成为规划面积14.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3.3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城,辖南片区、北片区和新经济产业园3个板块,先后荣获“四川省‘51025’培育工程500亿园区”“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四川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成都市2022年“碳惠天府”机制贡献单位、“成都市氢能产业主要承载地”“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园区”“5A级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产业园区”“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四川省示范性开发园区(产业园区)工会”等殊荣。
二十年来风雨兼程,二十年来步履坚实。成都现代工业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始终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成为郫都区工业经济的龙头和窗口,更是成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稳步增强经济“内生力”
2004年,成都现代工业港从零起步,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印务包装及与高新区产业链接的配套等“三有一无”(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有就业容量和无污染)的工业项目。
作为全市最年轻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在2004年至2008年的第一次创业期间,成都现代工业港创造了平均3天签约一个项目,5天动工建设一个项目,90天形成1平方公里项目承载能力的“郫都速度”,实现郫都原有工业移交成都高新西区后从零起步的全面突破。
于是2009年,成都现代工业港提出再花4年时间进行“二次创业”,即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不断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在量无法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提高“质”的水平。转变以往“土地招商”的传统招商模式,园区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了工业港“二次创业”的主题。效果很快呈现,2012年成都现代工业港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40家。
2017年9月,成都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成都现代工业港再次明确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主要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和新经济五大领域。
在一次次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成都现代工业港的产业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如今,园区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主战场,发挥战略产业支撑和特色产业承载地重要功能,定位中国新硅谷、国家级氢能装备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配套装备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通讯、氢能装备和电子信息配套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氢能装备为主导的产业加快聚集,以AI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已成为成都市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地。
“经过20年的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目标驱动下,园区也淘汰了很多落后产能。”在工业战线上奋斗多年的成都现代工业港规划管理部部长魏朝勇深有感悟地说,“现在,我们聚焦主导产业,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双提升’。”
培育壮大未来产业
释放经济发展“新活力”
谋定而后动,聚焦电子信息和绿色氢能两大主导产业,成都现代工业港开始了崭新的篇章。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是全省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支撑。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万亿大关,不仅成为成都和四川省第一个万亿级产业,也打破了中西部地区万亿级产业长期缺位的尴尬。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主要承载,成都现代工业港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先进制造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目标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强链补链,聚集了瑞波科、东材科技等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企业73家。
成都现代工业港管委会主任刘旭介绍,在集成电路领域,园区聚集了以蕊源集成电路、威芯微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在新型显示领域,聚集了以冠佳、中嘉微视、亚通达等为代表新型显示制造企业,以配套为着力点实现了为京东方等龙头企业供应部分原材料、设备、配件;在人工智能云计算领域,聚集了以成都智算中心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企业,是全国首批建设的9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之一和成渝地区AI算力数据节点;在原材料及电子元器件领域,聚集了以佳驰电子、银磁材料、图南电子、铁达电子等为代表的重点电子原材料企业。
前不久,《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走进郫都区,在成都现代工业港企业生产车间里摆下擂台,开启第三季的聚焦氢能产业主题的外场录制。此次聚焦氢能产业主题的挑战,既彰显了选手们的高超技艺,也展现了园区氢能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
作为成都市氢能产业主要承载地,园区依托东方氢能产业园等载体,已聚集东方氢能(燃料电池)、蜀道装备(液化装备)、金星石化(压缩机)、成都客车(氢车)、捷氢动能(加氢站运营)等上中下游氢能产业链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20余家,构建形成制、储、运、用及关键部件完整产业链,成为成都市唯一一个氢能全产业链园区。
郫都区还与成都高新区共同投资超100亿元,在成都现代工业港园区共建占地面积近1平方公里的“高新——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产业园一期已近满载,成为打破行政区划、跨区共建共享的典范。园区企业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实控人邓龙江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带动园区电磁辐射控制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抢抓新能源赛道,成都现代工业港引入总投资100亿元的清陶能源项目,规划固态电池总产能15GWh,就近配套西南地区巨大的储能市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低碳发展产业拼图,夯实技术护城河,带动区域新能源产业更高维度发展。
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成都现代工业港始终以项目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持续做优做强电子信息、绿色氢能等主导产业,聚力建设一流园区。目前,园区聚集佳驰电子、川润液压、东方氢能等市场主体企业2000余家,其中生产型企业近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2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5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1家,省级创新载体37个,市级创新载体49个。
构建优质营商环境
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
盛夏时节,走进成都现代工业港,可以切身感受到整个园区“逐绿而行”的满满诚意。一个个“空中绿地”绿意盎然,一片片亮晶晶的光伏板熠熠生辉……
近年来,园区着力促进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携手园区企业,共同建设“近零碳排放园区”,以提高园区企业绿色低碳化发展为重点,实施能源再利用、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绿色电力交易等节能改造或低碳管理项目,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以川润液压实施500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该项目年平均实际发电量约38万度,最高年发电量约46万度。2023年,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成功创建为市级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单位。
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谐的发展空间一直是招商引资的基础。2023年,成都现代工业港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新引进北京瀚思、台湾荣谕、深圳图南等重大项目10个,总投资约97.7亿元,其中“153”项目2个。
绿意盎然的园区,也带动着旺盛的产业生命力,焕发勃勃生机。近年来,园区针对重点企业,实行“一对一”专员化服务,助力园区企业释放发展新动能。成都现代工业港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深入推进“两个覆盖”攻坚行动,企业全部纳入“六个清”台账,定期开展工会组织建设、评星定级、职工维权等各项工作。园区党组织110个,工作覆盖率100%。96家企业评选上3星级以上企业工会,其中5星级企业工会3家。园区还积极引进、培育成都市紧缺人才ABCD等各类人才98人。
成都现代工业港的20年,也是园区众多企业迅速发展的20年。“作为成都现代工业港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园区的发展变化。老肯医疗的发展,无论是从各项政策的申请,还是作为郫都区唯一一家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等,都离不开园区的支持和帮助。”老肯医疗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助理马自平表示,未来老肯医疗还将以郫都作为总部基地,面向全国发展消毒感控的新质生产力,为郫都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国的消毒感控事业贡献老肯力量。
风起潮涌好扬帆,砥砺奋进再启航。站在新时代,成都现代工业港将紧紧围绕“科创高地、锦绣郫都”发展定位和成都西部现代化新城奋斗目标,以“产业为先,实干为要”为发力点,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书写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