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汪霞作为郫都区首个公园城市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街区,卤味坊特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又有新成果,8月12日,位于该街区内的郫·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08/15/000034.html

等待处理…

卤味坊特色街区上新 郫·忆社区生活馆正式对外开放

记者 汪霞

作为郫都区首个公园城市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的街区,卤味坊特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又有新成果,8月12日,位于该街区内的郫·忆社区生活馆正式对外开放。

这座上下共三层的生活空间建筑,融合了郫都城市记忆、市井烟火和新文化创意,以社区合伙人植入商业属性,通过静态展陈、场景体验、互动参与、智慧串联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郫都深厚的文化记忆和温馨的社区生活。

 

郫都记忆的多元呈现

走进郫·忆社区生活馆一楼的时光展厅,墙面上的老故事、老照片以及展柜里陈列的老物件,无一不在诉说着郫都的悠悠过往。郫·忆社区生活馆工作人员张禹告诉记者,“你看,门口处这个超大的电子显示屏,我们可以通过它,俯瞰整个郫都区街景风貌,里面不仅收藏了卤味坊的美食地图,还可以互动查看郫都区优秀社区治理点位。”

登上二楼的文化展厅,“郫忆甄选”社区新零售品牌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涵盖新式文创区、农副产品区以及深加工郫都好礼区三大特色产品区域。从充满创意的文创产品,到地道的广福韭菜、东林大米等农副产品,再到声名远扬的郫县豆瓣、东林糖蒜、犀浦酱油等深加工特色好礼,可谓一应俱全。

“天台社区、石牛社区、双柏社区在新式文创区,都有他们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比如这个纯手工花束,就是双柏社区一个合伙人孵化出来的,它背后还有自己的故事。”张禹介绍,接下来还将在新式文创区设置爱心展位,帮助残疾人进行产品展销,帮助其实现居家再就业。

此外,二楼的郫筒照相馆提供证件照、街拍等独具特色的服务。老电影区可以随心点播一部经典影片,重拾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三楼则是充满活力的共创空间,这里将常态化运用郫都龙门阵IP,不定期邀请郫都的老文人学者做客茶馆,为居民讲述郫都故事。

“除了郫都龙门阵,三楼还是非遗工作室的共创空间,我们将会挖掘本土的手工匠人,定期在这边招募居民开展非遗体验课,既有入门体验,也有一些专业的培养,还有他们作品的展示、多媒体的展示等。”张禹透露。

打造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

郫·忆社区生活馆以社区合伙人植入商业属性,鹃兴茶社就是其中的亮点。在这里,约上三五好友,听着郫都老故事,品着清香淡茶,便可以感受悠闲时光,尽享社区生活美学。

“走路几分钟就到郫·忆社区生活馆了,看到墙上的老照片,小时候的场景一一浮现,让我的归属感、幸福感倍增。”家住包家巷的居民李丽勤由衷说道,“参观完了之后,还能和好友在这儿聊聊生活,品品甜品,享受郫都的慢生活,轻松拿捏松弛感。”

“我从小生活在沱江河旁,这里就像一把时光钥匙,帮我开启尘封已久的童年记忆,老式电视机、摄影机、煤油灯、手表、电话机……每一件都是童年时代的缩影。”前来参观的居民邹蕾也深有感触,“如今,在15分钟的步行范围内,我们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走出郫·忆社区生活馆,民国风情的栖影巷映入眼帘,旁边就是美食一条街,酒足饭饱后,还可以漫步沱江河绿道,娱乐、美食、休闲一站式满足。”

郫·忆社区生活馆,不仅是展示社区生活美学的新场景,更是承载治理职责、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它以美学精心雕琢街区形态,用创意巧妙提升街区气质,积极推进社区美空间建设,充分彰显社区文化,助力打造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

“我们希望通过郫·忆社区生活馆在带领大家领略郫都前世今生、感受郫都美好生活的同时,继续优化服务,与周边配套协同发展,让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更加美好。”张禹表示。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