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db.pdrmtzx.com/Content/themes/mobilechengdou/weixinlogo.png
记者 何曼青 文/图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是郫都的愿景,更是郫都的行动。今年以来,郫都区聚焦民生重点,积极推进停车场建设、再生
http://pdb.pdrmtzx.com/content/2024-08/15/000024.html

等待处理…

郫都民生实事有“力度” 百姓幸福有“温度”

记者 何曼青 文/图

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是郫都的愿景,更是郫都的行动。

今年以来,郫都区聚焦民生重点,积极推进停车场建设、再生水厂扩能更新、管网改造等,用民生数据折射幸福生活,让民生关切变成民生福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落地见效,让群众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精准“把脉”

“智”解“停车难”

民生之关键,在于方便群众更好地获得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感。

清晨的世界科幻公园,空气清新,绿意盎然。位于公园一侧的静园西路停车场已正式营业,刚刚晨跑结束的张丽恰好见证了停车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前这一片比较脏乱差,车子乱停乱放,现在新建了停车场,还种了绿植,就像一个小公园,感觉这一片都变漂亮了。”

“停车难”一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也是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提高城市“智”理水平,蜀都乡村振兴公司使出“妙招”,坚持软件与硬件双管齐下,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停车点位,新建了4个绿色智慧停车场,缓解了市民的停车难题。

绿色智慧停车场不仅实现了停车功能的现代化,更在绿色技术和智慧化方面下足了功夫,据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代强介绍,“我们充分利用光伏屋顶、海绵城市理念,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绿色建材、立体绿化以及雨水回用等技术,减少碳排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同时,采用集成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寻车导航、无感支付、无人值守、无线网络覆盖、智能安防、一键求助等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流程停车服务。”

德源静园西路停车场已投运,团结上河街、犀浦华都路、西川汇停车场也已完工,4个全域绿色智慧化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新增停车位902个,包含180个新能源充电桩,引入城市智慧停车监管系统、诱导系统和综合管理平台,有效缓解蜀都万达、犀浦爱琴海等商圈以及附近居民停车难题。

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发展,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此,蜀都乡村振兴公司与四川能投集团在团结街道石堤村联合开发新能源充电站,设置了12个充电桩,自4月27日开放以来已为1.5万车次提供充电服务。

再生水循环利用

“解渴”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推动城区再生水厂建设,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美生态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8月13日,走进位于安德街道云丰村的安唐片区再生水厂,只见各项机器设备正在有序运转,污水经过预处理、过滤、消毒等一系列工序后完成“再生”。

“经过处理的污水变成再生水,将用于厂内绿化喷灌、河道补水等。”安唐片区再生水厂厂长吕冲介绍道,该厂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AOA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排放口安装了出水流量及出水CODcr、氨氮、总氮、总磷、SS、PH在线监控装置,并实时将数据联网传输至环保监管部门。

“日处理污水可达1万余吨。”蜀都乡村振兴公司资产管理部工作人员张伟表示,“该厂占地约22亩,主要服务范围为唐昌镇生产生活污水及安德街道部分生活污水。”

工程车辆转运不停,施工场内焊花飞溅,工人正绑扎钢筋……连日来,三道堰污水处理厂扩能及污水管网更新改造项目的建设者们战高温、赶工期,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目前已完成生化池、调节池、二沉池、反硝化池等主要结构的基坑开挖及基础筏板浇筑,现在正在进行各个池体池壁的墙体施工。项目计划于10月基本完成土建结构施工,2025年2月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该项目负责人刘深圳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将新建高效沉淀池、深度处理设施等,改造更新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约6.4千米,提标升级后污水处理能力可达每日1.5万吨,出水标准将由一级A标提升至DB51标准。投运后不仅能极大缓解城区污水处理压力,还能为周边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补水,进一步提升郫都的生态环境。

改造升级排水管网

畅通城市“血脉”

排水管网是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是实现城市建设“表里如一”的重要工程,是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惠民工程。

8月14日,在团结街道城镇规划区排水防涝工程施工现场,虽然烈日炎炎,但施工机械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对原有路面进行破除并开挖沟槽,一辆辆运输渣土的大型车辆及时清运废弃渣土,整个施工现场井然有序,进展迅速。

据介绍,团结街道有部分路段原有地下管道满足不了排水需求,在遇强降雨时,容易造成积水、内涝。“此次升级改造于6月7日开工,将在学院街、环城东街一段、仁和街、府河下街等地新建排水管道共计8.9千米,预计年底可完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方便片区居民的出行。”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工程管理部项目负责人高佃平表示。

为畅通城区排水“脉络”,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今年以来,蜀都乡村振兴公司在团结街道、红光街道、唐昌镇、三道堰镇等地实施管网改造、污水治理、防水排涝等8个工程,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共计约53公里,项目完工后可以充分扩大排水量,防止因管网堵塞导致的雨水乱排、倒灌,着力解决雨污合流和部分路段易积水问题。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未来,郫都民生保障网将织得越来越密实,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将会更加精彩。

翻译

搜索

复制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2025 掌上郫都
备案证编号:蜀ICP备05018972号-1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08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14

↑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