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芯屹 文/图
“这处厂房建好后,预计每年将给我们村带来1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唐昌镇千夫村党委书记许瑶指着一处在建厂房激动地表示,厂房建成后计划出租给企业做仓储库房。
千夫村共有村民2700余人,36家工贸企业,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78.5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万元。曾经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如今每年稳定收入近80万元,许瑶戏称,千夫村终于找到“活水”了。
发展二三产业
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千夫村壮大集体经济的“地利”优势是拥有303亩的桃花滩工贸企业集中区,企业大多从事金属制品、塑料、玻璃、食品等生产经营活动。
2023年,有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将破旧的厂房退给了村集体。这“泼天富贵”让千夫村重新思考发展方向。“这笔资产怎么盘活?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涉足‘二产’,招引企业代建厂房,待村集体账户资金足够时,再归还其修建成本。这便是目前在建的仓储厂房。我们计划以每月每平方米8元的价格出租,让资产焕发新活力。”许瑶说。
守着桃花滩工贸企业集中区,千夫村又做起了“三产”的文章。2022年,刚担任村党委书记不久的许瑶带着村“两委”研究集体经济壮大之策,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决定自己办企业。“不过,这个企业和村里的企业是错位发展的。他们做生产,我们就做服务。”许瑶表示,通过调研发现,村里企业的经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依然存在一些治理的短板,这也刚好给村委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2022年底,成都桃花滩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村集体的名义正式成立,为当地企业提供环境清扫、日常保洁、治安巡逻、安全消防隐患排查等服务,每月每平方米收费0.3元。“这是双赢的做法,我们收获了必要的服务,村上通过服务也壮大了集体经济。现在走进厂区,日常保洁到位及时、墙面彩绘生动美观,不再是过去乱糟糟的模样。”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改善村容村貌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在千夫村,柏条河、蒲阳河绕村而流,水资源丰富,具有川西自流灌溉的典型生产方式,以及川西林盘水、田、宅、人的生产生活形态特色。每年四五月,枫月观赏园里100多个品种,30万株月季竞相绽放,五彩缤纷、暗香浮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观赏。这也是千夫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赏花经济与多种业态融合的显著成果,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也进一步助推了乡村振兴。
“枫月观赏园每年平均接待游客5万人左右,我们希望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赏花、买花,还能一站式体验吃喝玩乐,所以千夫村成立了千夫文旅公司积极开发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游客来这里除了可以赏花、喝茶,还能吃火锅鱼、品尝私房川菜。”许瑶表示,不仅如此,枫月观赏园吸纳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时以“租金+分红”的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朵花的魅力,不仅在于给乡村增添了美,还在于通过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借助更大更好的平台,迎接更多机遇。依托月季园,千夫村还举办了音乐节、文化节、美食节等活动,将单纯赏花游变为特色体验游,与周边乡村联手培育赏花经济带,开发不同时段、不同特色的“赏花”产品,让赏花从点到带、从一日游变多日游、常年游,释放赏花经济潜力。
每年近80万元的集体收入让千夫村的“腰板儿”也硬起来了。吃过非常“苦”,方知“甜”不易。“我们坚持像经营自己家庭一样经营村庄,精打细算,确保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许瑶表示,千夫村始终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村集体经济用于修建村道、安装路灯、清掏沟渠、兴修农田灌溉设施等,各项硬件得到全面增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千夫村的整体形象得到跨越式提升。在给村民提供干净整洁、舒适安心的居住环境的基础上,着力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打造农民书屋、文体活动室等,让村民切身感受乡村振兴发展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