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小莉
新质生产力相较传统生产力,其技术更为先进、质量更优、效率更高且更具可持续性。在以乳业为代表的食品工业领域,如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使农牧产品的优势迅速转化为发展动能?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川菜产业城的四川新华西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西乳业”)数字工厂,探寻一瓶牛奶背后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
以“鲜”为核心战略
谋求乳业高质量发展
踏入新华西乳业数字工厂,透过参观通道,众多高低回环的不锈钢管道映入眼帘,牛奶在此历经杀菌、检测、包装等环节。只有通过检测的牛奶,方可进入包装产线,最终排队下线。对于乳业而言,效率与品质紧密相连。正因如此,新华西乳业确立了“鲜”战略,并借助科技手段,精心部署了“308”新鲜供应链,即“订单3小时、0点罐装、8点产品送达终端”。
新华西乳业工作人员喻真玲介绍道,“首先,我们的工厂和牧场间距不超过150公里。其次,运输时长不超过两小时,且全程采用2至6摄氏度的冷链配送,以保障牛奶的稳定性。我们的24小时产品系列均为当天生产、当天上架,每天12点准时灌装。”
为让消费者安心享用“鲜”牛奶,实际上,新华西乳业产品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严格的质量把控。“在中央控制室,通过电脑操作,便能实现对车间的自动化处理。同时,我们还引入了MES系统,使生产可视化,优化订单数量,还能监测设备OEE、水电气等指标。2019年,工厂就已通过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的认证。”喻真玲表示,包括AI应用转换、智能化与自动化改造在内的数字科技,让公司实现了供应链的创新与效率提升。工厂以工单驱动为主线,与生产计划、物料配送、质量检验集成互动,订单线上化率超90%,有效提高了收奶效率和原奶的新鲜度,生产运营沟通效率提升75%,执行准确率达100%。
不久前,新华西乳业成功通过素有“世界制造业诺贝尔奖”之称的全球卓越制造大奖(TPM)优胜奖终审,这意味着新华西乳业从生产管理、制法工艺到产品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准,获得了国际专业层面的认可。
以“爆品”为形态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数字科技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突破,更有品质的提升。“这款牛奶采用72摄氏度、15秒的低温巴氏杀菌工艺,以及膜过滤技术,能最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营养物质。该产品每100毫升含有4.2克优质乳蛋白,免疫球蛋白含量比市面上普通奶高出25倍。”喻真玲指着一款名为娟姗24小时的产品介绍道,这款低温鲜奶的明星产品开创性地提出“新鲜只卖当天”的24小时系列鲜牛乳。自2011年上线以来,已推出至4.0版本,始终在相关领域保持竞争力与新鲜感。此外,低温酸奶还有“初心”“活润”等明星产品。
不仅时效“鲜”,还要有“新鲜感”。工厂旁边便是新乳业科技研究院,目前已建立起超过1300株的菌种库,实现了自有发酵剂和益生菌的产业化。基于菌种库特色菌株的异型发酵乳酸菌代谢途径研究、乳质构重建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基础科研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果,并在多个产品中成功实现成果转化。
“我们将持续加大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力度,紧紧抓住数字工厂、智慧牧场、智能管控等生产环节,提质增效、提升价值。”新华西乳业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将加快新场景、新渠道的布局,从供应链等维度增强公司“极致新鲜”的运营能力,推动乳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拥有更多“品质获得感”。